内容简介:本文整理重新摘分在分成幾種: Stability, Reliability, Stress/Load Test, Capacity作 Performance Test 的前提:FVT、SVT 要過。
本文整理重新摘分在 Stages in Software Testing 整理的效能測試部分。
Performance Test
分成幾種: Stability, Reliability, Stress/Load Test, Capacity
作 Performance Test 的前提:FVT、SVT 要過。
我做 SQA Manager 的時候,本來是要去做 Performance Test,但是發現功能根本就不能用,所以就整個砍掉重來,先把 FVT 守住,直到通過率到一定程度之後,才開始 Performance Test。這段故事在 [協同合作系統建制與導入 - 以 Redmine 為例][4] 有提到一點。
環境建置考量:必須跟 Production 一致,可以利用 Cloud (ex. AWS, GCP) 快速建立完整的 Scale,測完就刪掉。
效能測試的準備工作
如果是測試 Web System ,那就要花時間把整個系統建置起來,準備好測試資料,餵到 DB … 等。
實際上不只是待測要花時間準備,測試的 Client 的準備也是要花不少時間的,例如:
- 模擬商業邏輯的資料,像是 Database Schema or 模擬使用者資料的 資料 … (啥鬼XD)
- 測試程式的設計,模擬功能的行為。以 Live Stream 就是模擬 IPCam 的資料丟到 Server 然後傳給 App。
-
測試程式執行環境的準備,要確認網路 Throughput 是否足夠
- 測試環境能否自動化建置,最好利用像是 AWS CloudFormation 這樣的東西
- 平常就要做好 [Resource Provisioning][6] 的工作。
- 用 AWS 的話,確認機器等級的 Network 狀況,透過 VPC Flow Log 蒐集狀況
- 測試流程 (HTTP Request) 模擬與建制,可以從既有的 Log 分析
- 測試過程要蒐集的資料與 Log, 如何觀測 (Observailitiy)?參閱 Monitoring vs Observability
- 預期會產生的資料如何分析?
這段 AWS NLB 的介紹中: Deep Dive: New Network Load Balancer 提到效能測試,Client 開了 c4.xlarge * 100
Stability (穩定性)
一定的資源之下:長時間,且大量的 Request 之下,系統維持在穩定狀況,不會有 CPU / Memory 凸波、或者是 Memory Leak、Disk I/O 瞬間的狀況。
如果應用程式本身具備 GC 機制,當記憶體使用量到一定程度時,則會自動恢復。
現象:不倒翁
Reliability (可靠性)
Chaos Engineering
更多參考:
Capacity (容量測試)
目的在 量測 (Measure)
系統可以乘載的數據,單位可以是線上使用者、單位時間內的交易量、單位時間內的流量 … 等,像是 QPS (Query Per Second)、RPS (Request Per Second) …
量測的對象就是整個系統,系統要考量以下:
- 一定的硬體資源,包含 Networking, Computing, Memory, Storage .. 等條件,應用程式能夠滿足多少的處理單位。
-
放在 AWS 上的網站來說,使用
c4.large
的機器,最大能夠乘載多少的 HTTP Request,這個值稱為Benchmark
. -
有了
Benchmark
可以根據需求推論出系統需要的成本。例如已經知道c4.xlarge
可以同時乘載 5k/second request,,那麼就可以推論如果有 100k/s request 需要準備多少台 c4.xlarge -
Rate Limit: 服務提供固定的 SLA,像是可以乘載的數量上限,超過時候,告訴 Client 已經滿了。這種設計應用在
搶購 (flash sales)
是必要的。
Performance 測試除了上述面向,另一個面向就是帶測體是屬於整個 stack
,還是 layer
or tier
。
例如傳統的 web 有三層: Web -> Application -> DB
,每個 layer 都有自己效能的問題,最終的目標是了解整個 stack 的 benchmark,但實際在執行上應該要先 bottom up,也就是先找到每一個 layer 自身的效能,最後才能測出 stack 的效能。
另一個例子是 realtime stream,像是影音串流的效能,先不考慮使用 p2p 技術,考慮使用 server relay 技術,一班實作就是: data source -> server relay -> client (app or web)
這三個端點都各自有傳輸的延遲時間 latency
,每個節點都有運算時間,所以效能就包含兩個議題:
- Latency: 資料傳輸時間,相依於網路,WAN -> Gateway / LAN / NAT / Wi-Fi … 等節點
- Computing: 每個節點 encode / decode 的運算、protocol (RTSP)、mjpg / h264 … 等
從 Stack 的效能測試屬於 Top-Down View,大部分都會直接用這種方式開始,特別是沒有很多資源的狀況之下。一開始入門效能測試也都會從這個角度著手的比較多。
從 Layer 則屬於 Bottom-Up 方法,先找到每個 Layer 的 Capacity,然後再用數學方法模擬出整個系統的樣子,最後用 Infra as Code 的方式建立整套的系統,模擬測試。
這些根系統架構會有直接關係,現代的常見的 Pattern 就是API Gateway、 Service Mesh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淺談效能測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特别版MATHEMATICA全书
[美] 斯蒂芬·沃尔夫雷 / 赫孝良、周义仓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2-1 / 60.00元
一起来看看 《特别版MATHEMATICA全书》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