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前面一篇文章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为例,来描述RPC中的一些核心且常用的技术,(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lihao21/article/details/54193868在业务开发中,我们常把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如果需要读取这些数据,除了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取外,为了减轻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以及提高访问速度,我们更多地引入缓存来对数据进行存取。读取数据的过程一般为:
前面一篇文章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为例,来描述RPC中的一些核心且常用的技术,( RPC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RPC? )在负载均衡的时候,我们提到一个「一致性Hash」, 这个在RPC之外的许多场景也会使用到。下面转载的这篇文章写的很清晰,各位请慢用。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lihao21/article/details/54193868
引入
在业务开发中,我们常把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如果需要读取这些数据,除了直接从数据库中读取外,为了减轻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以及提高访问速度,我们更多地引入缓存来对数据进行存取。读取数据的过程一般为:
图1:加入缓存的数据读取过程
对于分布式缓存,不同机器上存储不同对象的数据。为了实现这些缓存机器的负载均衡,可以使用式子1来定位对象缓存的存储机器:
m = hash(o) mod n ——式子1
其中, o
为对象的名称, n
为机器的数量, m
为机器的编号, hash
为一hash函数。图2中的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正是使用式子1来将客户端对不同对象的请求分派到不同的机器上执行,例如,对于对象o,经过式子1的计算,得到 m
的值为3,那么所有对对象o的读取和存储的请求都被发往机器3执行。
图2:如何利用Hash取模实现负载均衡
式子1在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工作得很好,然而,当机器需要扩容或者机器出现宕机的情况下,事情就比较棘手了。
当机器扩容,需要增加一台缓存机器时,负载均衡器使用的式子变成:
m = hash(o) mod (n + 1) ——式子2
当机器宕机,机器数量减少一台时,负载均衡器使用的式子变成:
m = hash(o) mod (n - 1) ——式子3
我们以机器扩容的情况为例,说明简单的取模方法会导致什么问题。假设机器由3台变成4台,对象o1由式子1计算得到的m值为2,由式子2计算得到的m值却可能为0,1,2,3(一个 3t + 2的整数对4取模,其值可能为0,1,2,3,读者可以自行验证),大约有75%(3/4)的可能性出现缓存访问不命中的现象。随着机器集群规模的扩大,这个比例线性上升。当99台机器再加入1台机器时,不命中的概率是99%(99/100)。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会导致数据库访问的压力陡增,严重情况,还可能导致数据库宕机。
一致性hash算法正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它可以保证当机器增加或者减少时,对缓存访问命中的概率影响减至很小。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下一致性hash算法的具体过程。
一致性Hash环
一致性hash算法通过一个叫作一致性hash环的数据结构实现。这个环的起点是0,终点是2^32 - 1,并且起点与终点连接,环的中间的整数按逆时针分布,故这个环的整数分布范围是[0, 2^32-1],如下图3所示:
图3:一致性Hash环
将对象放置到Hash环
假设现在我们有4个对象,分别为o1,o2,o3,o4,使用hash函数计算这4个对象的hash值(范围为0 ~ 2^32-1):
hash(o1) = m1 hash(o2) = m2 hash(o3) = m3 hash(o4) = m4
把m1,m2,m3,m4这4个值放置到hash环上,得到如下图4:
图4:放置了对象的一致性Hash环
将机器放置到Hash环
使用同样的hash函数,我们将机器也放置到hash环上。假设我们有三台缓存机器,分别为 c1,c2,c3,使用hash函数计算这3台机器的hash值:
hash(c1) = t1 hash(c2) = t2 hash(c3) = t3
把t1,t2,t3 这3个值放置到hash环上,得到如下图5:
图5:放置了机器的一致性Hash环
为对象选择机器
将对象和机器都放置到同一个hash环后,在hash环上顺时针查找距离这个对象的hash值最近的机器,即是这个对象所属的机器。
例如,对于对象o2,顺序针找到最近的机器是c1,故机器c1会缓存对象o2。而机器c2则缓存o3,o4,机器c3则缓存对象o1。
图6:在一致性Hash环上为对象选择机器
处理机器增减的情况
对于线上的业务,增加或者减少一台机器的部署是常有的事情。
例如,增加机器c4的部署并将机器c4加入到hash环的机器c3与c2之间。这时,只有机器c3与c4之间的对象需要重新分配新的机器。对于我们的例子,只有对象o4被重新分配到了c4,其他对象仍在原有机器上。如图7所示:
图7:增加机器后的一致性Hash环的结构
如上文前面所述,使用简单的求模方法,当新添加机器后会导致大部分缓存失效的情况,使用一致性hash算法后这种情况则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前面提到3台机器变成4台机器后,缓存命中率只有25%(不命中率75%)。而使用一致性hash算法,理想情况下缓存命中率则有75%,而且,随着机器规模的增加,命中率会进一步提高,99台机器增加一台后,命中率达到99%,这大大减轻了增加缓存机器带来的数据库访问的压力。
再例如,将机器c1下线(当然,也有可能是机器c1宕机),这时,只有原有被分配到机器c1对象需要被重新分配到新的机器。对于我们的例子,只有对象o2被重新分配到机器c3,其他对象仍在原有机器上。如图8所示:
图8:减少机器后的一致性Hash环的结构
虚拟节点
上面提到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致性hash的基本原理了,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新加入的机器c4只分担了机器c2的负载,机器c1与c3的负载并没有因为机器c4的加入而减少负载压力。如果4台机器的性能是一样的,那么这种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为此,我们引入虚拟节点来解决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将每台物理机器虚拟为一组虚拟机器,将虚拟机器放置到hash环上,如果需要确定对象的机器,先确定对象的虚拟机器,再由虚拟机器确定物理机器。
说得有点复杂,其实过程也很简单。
还是使用上面的例子,假如开始时存在缓存机器c1,c2,c3,对于每个缓存机器,都有3个虚拟节点对应,其一致性hash环结构如图9所示:
图9:机器c1,c2,c3的一致性Hash环结构
假设对于对象o1,其对应的虚拟节点为c11,而虚拟节点c11对象缓存机器c1,故对象o1被分配到机器c1中。
新加入缓存机器c4,其对应的虚拟节点为c41,c42,c43,将这三个虚拟节点添加到hash环中,得到的hash环结构如图10所示:
图10:机器c1,c2,c3,c4的一致性Hash环结构
新加入的缓存机器c4对应一组虚拟节点c41,c42,c43,加入到hash环后,影响的虚拟节点包括c31,c22,c11(顺时针查找到第一个节点),而这3个虚拟节点分别对应机器c3,c2,c1。即新加入的一台机器,同时影响到原有的3台机器。理想情况下,新加入的机器平等地分担了原有机器的负载,这正是虚拟节点带来的好处。而且新加入机器c4后,只影响25%(1/4)对象分配,也就是说,命中率仍然有75%,这跟没有使用虚拟节点的一致性hash算法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总结
一致性hash算法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机器增加或者减少时,简单的取模运算无法获取较高命中率的问题。通过虚拟节点的使用,一致性hash算法可以均匀分担机器的负载,使得这一算法更具现实的意义。正因如此,一致性hash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
相关阅读:
关注『 Tomcat那些事儿 』 ,发现更多精彩文章!了解各种常见问题背后的原理与答案。深入源码,分析细节,内容原创,欢迎关注。
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
一台机器上安装多个Tomcat 的原理(回复001)
监控Tomcat中的各种数据 (回复002)
启动Tomcat的安全机制(回复003)
乱码问题的原理及解决方式(回复007)
Tomcat 日志工作原理及配置(回复011)
web.xml 解析实现(回复 012)
线程池的原理( 回复 014)
Tomcat 的集群搭建原理与实现 (回复 015)
类加载器的原理 (回复 016)
类找不到等问题 (回复 017)
代码的热替换实现(回复 018)
Tomcat 进程自动退出问题 (回复 019)
为什么总是返回404? (回复 020)
...
PS: 对于一些 Tomcat常见问 题 ,在公众号的【 常见问题 】菜单中,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关注查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