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這篇文章的主軸其實非常簡單,目標是希望為開發者的為了確保程式品質,我們都會在開發的過程中撰寫一些單元測試/整合測試來確保開發的功能能夠正常運作。特別是當有新功能的開發或是臭蟲修復時不會對舊有的功能造成損毀。
這篇文章的主軸其實非常簡單,目標是希望為開發者的 Kubernetes
應用程式提供更強健的自動化測試流程,確保該應用程式在開發上能夠與 Kubernetes
緊密結合。
為了確保程式品質,我們都會在開發的過程中撰寫一些單元測試/整合測試來確保開發的功能能夠正常運作。
特別是當有新功能的開發或是臭蟲修復時不會對舊有的功能造成損毀。
這個理念看起來非常合理,但是當應用程式一旦與 Kubernetes
結合的時候,這個理念到底好不好實現?
大部分的應用程式基本上不太在意是否有 kubernetes
的存在,只要確保本身的功能正常運作即可,譬如 MongoDB
等應用程式。
但是有些應用程式本身會對 kubernetes
集群進行操作,這類型的應用程式的功能都要存在一個 kubernetes
集群來互動,確保功能正常
而本篇文章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解決方案給後者的應用程式,讓你的應用程式能夠更容易地與 Kubernetes
結合來進行測試。
一句話講清楚用途
本篇文章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為你的應用程式提供每一次程式碼提交測試都產生一個獨立的 Kubernetes
集群進行測試,這樣有下列好處
- 不同程式碼提交使用不同集群,互相不衝突,不會有污染問題
- 由於使用不同集群,也不用擔心其他的測試會對集群造成資源汙染,導致後續的測試失敗
- 在最基本的要求下,這套解決方案是完全免費的,完全依賴免費的服務方案組合而成。
元件介紹
在本篇文章的解決方案中,我們會使用到下列的元件來展示,當然有些元件都可以自由變化。
只要掌握整個流程的理解,原件都可以自行替換成自己習慣使用的服務。
GitHub
放置應用程式原始碼的地方,本案例中使用 GitHub
這個程式碼託管網站。
TravisCI
一套自動化測試的服務,與 GitHub
可以連動,當你的 GitHub
專案有收到任何程式碼合併請求( Pull Request
) 等更動的時候,可以透過 TravisCI
幫你的應用程式進行測試,並且將測試的結果回傳到 GitHub
讓專案管理員瞭解該次的程式碼修改是否有順利通過所有測試。
Minikube
一套用來建置 Kubernetres
集群的工具,在我們的方案中我們會在 TravisCI
的環境中透過此 工具 來產生一個本地的 kubernetes
集群。接者我們 TravisCI
內的應用程式就獲得一個獨立的 kubernetes
集群來使用了。
本篇文章不會介紹關於 Gitnub
以及 TravisCI
的基本操作,而是著重在這兩者與 kubernetes
的整合。
因此相關操作請自行學習。
架構介紹
接下來將使用下圖來介紹整個測試方案的運作流程。
- 假設開發者的
GitHub
專案已經與TravisCI
進行連接 - 開發者日以繼夜的撰寫程式碼,對
GitHub
專案發出程式碼合併更動的請求 -
GitHub
這邊收到通知,通知TravisCI
準備進行測試 -
TravisCI
根據需求創建一個全新的測試環境出來- 這邊則會產生一個虛擬機器出來
- 在上述產生的測試環境中,使用
Minikube
該元件來產生一個全新的kubernetes
集群 - 確認集群創建完畢,相關服務的運行中後,便可以針對
GitHub
專案內的程式碼進行測試 - 測試的結果回報給
TravisCI
,然後TravisCI
會再回報給GitHub
專案,讓開發者可以瞭解這次的修改是否有通過所有的測試。
示範案例展示
本次示範所使用的程式碼都可以於 kubeTravisDemo 內找到
而該專案對應的 TravisCI
結果也可以在 TravisCI kubeTravisDemo 瀏覽
應用程式
本篇開頭提到,有些應用程式會需要與 Kubernetes
有緊密的連結操作,而本次展示的專案則使用了 Client-go
這個套件開發了一個很簡單能夠自行產生 Pod
的應用程式。
並且為該功能撰寫了一個簡單的測試,該測試會透過該函式嘗試去產生 Kubernetes
Pod 並且確保該 Pod 有成功產生,最後將其刪除。
如果想要了解怎麼透過 client-go
撰寫 kubernetes
相關應用程式,可參閱下列投影片 Kubernetes library 開發實戰 with client-go
該測試程式碼大致上如下
.... err = createPod(clientset, podName) assert.NoError(t, err) pod, err := clientset.CoreV1().Pods("default").Get(podName, metav1.GetOptions{}) assert.NotNil(t, pod) assert.NoError(t, err) err = clientset.CoreV1().Pods("default").Delete(podName, &metav1.DeleteOptions{}) assert.NoError(t, err) ...
如果在一個沒有 kubernetes
集群的環境中,該測試程式碼則沒有辦法測試(因為沒有真的集群可以去進行 kubernetes
操作)
雖然有 Fake-client
可以進行相關的測試,但是有部份的操作是需要真的集群去運行才可以進行的,這類型的就沒有辦法用 Fake-client
來測試。
TravisCI
當應用程式準備好之後,我們就要在 GitHub
專案中描寫我們如何使用 TravisCI
的測試環境。
該環境描述檔案採用 yaml
的格式,名稱為 .travis.yml
,可以在 Travis CI Getting started 看到相關文件.
這邊有幾件事情要注意
- Travis-CI 產生的是虛擬機器,預設沒特別開啟情況下,我們不能在虛擬機器內再開啟另外一個虛擬機器,所以我們要使用
Docker
的方式來創造kubernetes
集群. 這部分可以透過minikube --vm-drive=none
來達成 - 在 minikube 的部署方式中,有
localkube
以及kubeadm
兩種方式來部署,由於目前minikube
主推kubeadm
並且也說明未來會拋棄localkube
,因此我們的部屬方式決定採用kubeadm
. - 由於
kubeadm
本身會依賴systemd
去進行相關的systemd service
運行,而Ubuntu 14.04
預設依然使用upstart
而非systemd
,因此我們必須要標明我們希望使用的OS
是Ubuntu 16.04(xenial)
有了這幾個基本注意事項後,我們可以撰寫一個 .travis.yml
來符合我們的需求
language: go sudo: required dist: xenial services: - docker env: - CHANGE_MINIKUBE_NONE_USER=true before_install: - go get -u github.com/kardianos/govendor before_script: - sudo mount --make-rshared / - curl -Lo kubectl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kubernetes-release/release/v1.9.0/bin/linux/amd64/kubectl && chmod +x kubectl && sudo mv kubectl /usr/local/bin/ - curl -Lo minikube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minikube/releases/download/v0.28.1/minikube-linux-amd64 && chmod +x minikube && sudo mv minikube /usr/local/bin/ - sudo minikube -v 9 start --vm-driver=none --bootstrapper=kubeadm --kubernetes-version=v1.10.0 --extra-config=apiserver.authorization-mode=RBAC - minikube update-context - until kubectl get nodes minikube | grep " Ready";do kubectl get nodes; sleep 1; done - until kubectl -n kube-system get pods -lk8s-app=kube-dns -o jsonpath="{.items[0].status.phase}" | grep "Running" ;do sleep 1;echo "waiting for kube-addon-manager to be available"; kubectl get pods --all-namespaces; done script: - go test -v ./...
上述檔案內,跟 kubernetes
有關的部分落在 dist
, env
以及 before_script
這三大區塊內。
Dist
就如同上面說明,希望 TravisCI
所配置的機器是使用 Ubuntu 16.04
, 免除了 Systemd
相關依賴的自行安裝手續
事實上非常難裝且有滿多問題,沒心力不要嘗試在 14.04 內去透過 systemd/kubeadm 安裝 kubernetes
Env
這邊特別設置一個環境變數是給 minikube
使用的,因為一邊透過 kubectl
操作 kubernetes
集群實際上是透過 $HOME/.kube/config(default)
內的設計去跟集群獲得授權來操作,那在 minikube
的環境中,我們透過 CHANGE_MINIKUBE_NONE_USER=true
這個環境變數可以讓產生出來的可以被任何使用者帳號讀取使用,否則預設是 root:root
才有權限存取
Before_Script
- 這邊先針對
/
這個Mount Point
設定成rshard
,供kube-dns
使用想瞭解
rshard
可以參考 Kubernetes Mount Propagation 這篇文章,有詳細的說明 Volume 間的rshard/rslave
以及後來新的 feature volume bidirectional 的介紹 - 接下來就是下載
kubectl
以及minikube
兩個相關的執行檔 - 接者透過
minikube
來創建本地的kubernetes
集群-
-v 9
是顯示更多的 log,可以方便安裝期間偵錯 -
--vm-driver=none
採用 docker 的方式而不是 VM 的方式來創建kubernetes
-
--bootstrapper=kubeadm
指定使用kubeadm
進行kubernetes
叢集的安裝 -
--kubernetes-version=v1.10.0
這邊則是指定kubernetes
的版本
-
- 最後是預設將授權的方式使用
RBAC
, 相關的issue
可以參閱 minikube issue #1722 - 到了這一步後我們的
kubernetes
集群就正式啟動了,但是因為一些核心的服務,如kube-dns
等可能還沒有正常運作,這邊就根據你的需求看看是否需要確認該服務已經啟動後才進行應用程式的測試 - 後續的部分都是透過一些腳本語言的方式確認
kubernetes
集群已經正常運作,這部分有很多寫法,依照自己喜好即可。
script
- 當上述的腳本都執行完畢後,意味者集群可以開始運行,我們可以進行自己應用程式的測試
- 該測試則會真的對剛創立的
kubernetes
集群進行Pod
的創立/查詢/刪除 等行為。
相關測試
針對上述使用的示範專案以及相關的 TravisCI
, 首先我們先來看消耗時間,畢竟如果每次測試都花上太多時間,其實也是會消磨大家的耐心的
這邊直接擷取 TravisCI
的 測試報告 , 該測試總共花費的時間是 2 min 48 sec
左邊顯示的是相關指令,而右邊則是顯示該指令花費的時間。
- 花費了將近
50
秒在進行 go 相關 library 的安裝,這是應用程式需要的,跟 `kubernetes 無關 - 安裝 kubectl/minikube 等相關工具,這邊花費了大概
13
秒左右` - 啟動
minikube
大概花費了53
秒 - 最後等待
kubernetes
及集群中的kube-dsn
啟動則花費了23
秒左右.
零零總總算一下,大概總共有 90
秒的時間再啟動一個 kubernetes
的集群,目前大概是耗費了整體測試的 90/168
= 53%
但是這個時間是固定的,基本上當本體的應用程式測試的時間愈複雜,花費的時間愈久,這個創立集群花的時間也就微不足道了。
其他
Q: 我就愛用 ubuntu-14.04
就是沒有 systemd
該怎麼辦?
A: 為了生命良好,先改用 bootstrapper=localkube
Q: 只能用在 TravisCI
嗎? 其他的測試服務如 CircleCI
, Jenkins
能不能這樣?
A: 基本上概念一樣,你可以用各種方式去安裝 kubernetes
集群,事實上我也有在 Jenkins
做過類似的事情,此外除了 minikube
外你可也可以用 Vagrant + kubeadm + Jenkins
去做到類似的事情
Q: 我的測試功能可能會要有更複雜的需求跟更複雜的環境,可以怎麼辦
A: TravisCI
本身虛擬出來的環境還是比較死,不夠靈活,可以改用 Jenkins
等自己有辦法掌握虛擬機器內容的服務
Q: 有辦法支援 kubernetes
v1.11.0 嗎
A: 這要依賴 minikube
官方的支援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使用 TravisCI 為你的 Kubernetes 應用程式打造自動化測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猜你喜欢:- 200204-SpringBoot系列教程之编程式事务使用姿势介绍篇
- 適用於各種應用程式的 Application Insights 遙測工具使用方式
- [Line] 使用 Line Notify 開發訊息通知機器人 – 程式開發
- ASP.NET Core 練功筆記3 - 使用 LibMan 安裝 JavaScript 程式庫
- 在 .NET Core 主控台應用程式中使用 appsettings.json 設定檔
- What?竟有间谍组织在Shadow Brokers泄密之前使用了方程式组织的工具?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JavaScript DOM编程艺术 (第2版)
[英] Jeremy Keith、[加] Jeffrey Sambells / 杨涛、王建桥、杨晓云 等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1-4 / 49.00元
JavaScript是Web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门语言,它强大而优美。无论是桌面开发,还是移动应用。JavaScript都是必须掌握的技术。W3C的DOM标准是开发Web应用的基石。已经得到所有现代浏览器的支持,这使得跨平台Web开发成了一件轻松惬意的事。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的升级版,由倡导Web标准的领军人物执笔,揭示了前端开发的真谛,是学习JavaScript和DOM开发的必读之作。 本......一起来看看 《JavaScript DOM编程艺术 (第2版)》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 HEX 互转工具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