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引子 在前东家写完了 Eru2 之后,花了很长一段回顾过去 4 年容器圈的发展,学习其他系统的经验。一方面 CNCF 崛起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不亚于 ASF 的存在,在各种 conference 上面不遗余力强推自己...
引子
在前东家写完了 Eru2 之后,花了很长一段回顾过去 4 年容器圈的发展,学习其他系统的经验。一方面 CNCF 崛起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不亚于 ASF 的存在,在各种 conference 上面不遗余力强推自己的项目,或撕逼,隐约有一统江湖之势。另一方面 kubernetes 的调度编排战争已经几乎打完,依托于 CNCF 的推广和已经成为了事实的标准的 CNI/CRI 等接口规范,隔壁亲家 Docker 的核心组件拆的拆(containerd),「无奈」内置 CRI 实现的,逐步抛弃 CNM 模型等,完全毫无招架之力,拆得只剩个 bug 略多的 daemon。更别说亲儿子 Swarm 的下场了,丧权辱国的直接接上 K8s。也就 ASF 下的 Mesos 还能吊着一口气。但那不争气的 Marathon 啊,看看隔壁 K8S 的生态,What can I say。
有意思的是 16 年我写 Docker 的未来 的时候还被人「教育」过不懂 Docker,不好意思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现在来看 cri-o、rkt 甚至 Docker 自己的 containerd 发展趋势,只能回一个关爱智障的微笑并手动再见。就连经过了大量生产验证的老牌网络组件 calico 都已在 3.X 版本之后不再维护和更新 libnetwork CNM 模型下的 docker 网络接口,去掉了对 Mesos 的支持,还说战争没打完的不是蠢就是坏。
毫无疑问战争已打完了,CNCF 天量资金加持下的 k8s 赢得了天下,但它真的就无懈可击么?
人!人!人!
不可否认 k8s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系统,无论是调度编排这个层面还是宏观上架构设计层面。你可以说早期的 k8s 就是娘不亲爹不爱就那么几个工程师打着 Google 旗号在开源界见缝插的这个针。无奈是猪对手加 G 家光环,我一个开源系统怎么就做到了世界之王呢?
个人看来还是因为 G 家光环太过于耀眼。
前有 Mapreduce GFS bla bla 大量工业界论文,后有神乎其神的 Borg 把编排玩出花。大多数人选型的时候一看哟 G 家的东西啊,上上上,然后就没然后了。再加上对手实在是不够打,比如 Mesos 至今周边无论是语言还是完善度都不统一(当然你可以说它两层结构注定的),再比如愚蠢的 Swarm mode 助攻。人又不傻,有爹的东西当然最好啦。
然而我很不想说的是,每一家的东西无论开源与否都是立足于自身业务上的,不是用了 G 家的东西就会让你的团队成为 G 家的一毛一样,就和 G 家平起平坐站在工程界金字塔的尖端了。手头有什么牌就打什么牌,能赢那是技术好,但一对三真干不过四个二的。
我见过大多数用 k8s 的团队,很大程度上都是把 k8s 当黑箱用。规模小了搭建起来成本就很高,那么多概念上的东西在规模小的时候就去强加于业务真的有必要么?Pod 的设计不就是 Virtual Machine 下多进程业务在容器时代没办法的一个 Workaround,那服务治理概念一堆堆但本质上没有什么事是一个 proxy 解决不了的,有那不就再加个 proxy 么。另外规模大了这么一个大黑箱真出了什么毛病,怎么搞?我自己看 kubelet 的执行流程和实现,包括对比 cri-o rktnetes containerd docker-shim 等 runtime 实现细节想找人交流交流都很难找到。另外还有社区有更新你跟不跟,不跟有 security 问题怎么办,升级出了幺蛾子怎么搞,要知道 k8s 严格意义上可不算什么旁路编排和调度系统,升级惨案还少么?
真不是用了 G 家的东西就和 G 家工程师一个水平了。
Kubernetes 的未来
不管怎么说,k8s 已经成为了事实的标准。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面,在 CNCF 的支持下,社区是它最深的护城河。假如你需要一个能解决容器调度编排,能解决服务治理,能链路控制(升降级,流控,发现等),能一劳永逸开箱即用(抛开各种概念)的基础设施,它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但它实在是太复杂了,远的 Pod 不说,近一点服务治理里面的 Sidecar 概念和我单独起 SDK 中间件有啥区别。好你要说不需要语言绑定是没毛病,但比性能这种模式你也比不过 in-memory 的设计啊?
你想用 istio ok,上 k8s。你想用 linkerd ok,上 k8s 。拆开用是能用,但只有 k8s 下,这些东西所宣称的那些花样你才玩得溜,这和强制绑定有啥区别。hmmm,新时代的 Apache httpd 即视感有没有?
那么随着业务的增长,基础平台是抽象出来了,但依然需要大量人力成本去维护去学习。本来搞个平台层面的东西就想自动化压低成本,现在倒好概念能和前端界一样日新月异靠人堆,个人觉得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在战争结束前 K8s 可能还没这么多争议,战争结束后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只有这一个靶子,摊手。可以想象得出随着时间的增长对 K8s 复杂度的吐槽将会越来越多。同样的,我也预计不久的将来,和 Apache httpd 终究遭遇了 nginx 一样,编排和调度系统的 「nginx」也会出现在我们视野,就像老牌 Hashicrop 下的 nomad 一样等待着和 K8s 平分天下。
新的战场
Docker 是输了编排和调度,也失去了那种号令天下的霸权。然而对 K8s 来说最不幸的是产生容器的「工厂」标准依然在 Docker 手中。
无论是 OCI 镜像标准和 Docker 镜像标准亲兄弟,还是运行层面的 containerd。K8s 整了 CRI/CNI 什么的,又扶持了 CRI-O 还有隔壁 Rkt 什么的,并没有一点卵用,看看那个 appc 的概念还有人提么。containerd 在最新 RC 中内置 CRI 支持,可以直接替换 kubelet 的 dockershim 实现,也把之前的 cri-containerd 丢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已然成为了集大成的事实标准。
你 CRI-O 说自己测试完备率更高,高得过一直内置代码在 K8s 的 dockershim/containerd 一脉相承?你 rkt 说自己进程树扁平,能比 containerd 直接挂容器到 systemd 下更平?况且都抽象控制平面了,下面 runtime 不都是支持 runc runV 混布么。还有你一个 cri-o 别的不学,硬要去做个内置 pod 你让隔壁的 kubelet 没饭吃怎么办?
基础设施是一定图稳的,在目前换 CRI-O Rkt 等没有明显显著优势的情况下,甚至大劣的情况下,containerd 就是事实标准。Docker 回归到了他应该在的位置,那就是容器「引擎」。当然了 containerd 的成功也是依托于 K8s 的成功,随着 dockershim 的实现走进千家万户。
而随着 containerd 的日益成熟,新的编排系统,新的系统架构,也就有了新的血液。在这之上产生一个足以威胁到 K8s 的新基础设施系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尾声
即便站在 2018 年这个时间点上,我依然认为调度和编排还是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怎么单独的用 containerd 去驱动容器,怎么解构复杂 Pod 转变为 native container (1 process 1 container)再通过上层的组合完成复杂业务形态,怎么通过 CNI 结合现有的基础网络等插件,怎么实现更高效的万台机器编排等,依然还有想象力空间。
旧的战争已经结束,新的战场已经硝烟四起。对于 containerd 的前途而言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的。没有历史的包袱,又向下兼容各类系统的接口,稳定性经过了大量生产实践,还可以很方便的二次开发。也许过几年我们就能看到基于其新的调度编排「nginx」了吧。
来源:知乎 作者:彭哲夫
【声明】文章转载自: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当这首 AI 原创的音乐响起,我的同事纷纷露出怀疑人生的表情……
- 容器技术之容器镜像篇
- 多线程六 同步容器&并发容器
- 容器技术第一讲:容器入门篇
- Docker容器Centos容器安装openssh
- 房多多容器化和容器云实践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Spring Boot实战
[美]克雷格·沃斯 / 丁雪丰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9 / 59.00元
本书以Spring应用程序开发为中心,全面讲解如何运用Spring Boot提高效率,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管理更加轻松有趣。作者行文亲切流畅,以大量示例讲解了Spring Boot在各类情境中的应用,内容涵盖起步依赖、Spring Boot CLI、Groovy、Grails、Actuator。对于Spring Boot开发应用中较为繁琐的内容,附录奉上整理完毕的表格,一目了然,方便读者查阅。一起来看看 《Spring Boot实战》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