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API 类型系统的设计与演变

栏目: Python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Python API 类型系统的设计与演变

API 与类型系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至今仍有大量生产环境的代码跑在 Python 2.7 之上,在 Python 2 的世界里,并没有一个官方的类型系统实现。那么生产环境的类型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在线服务上实现类型系统?下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什么是 API 的类型系统

人们常说一门编程语言的类型系统,通常指一门编程语言在表达式的类型意义上所具有的表达能力。而对于 API 来说,对于其输入(参数)和输出(响应)都能够有完善的类型表达,那么就可以认为它具有了基本的类型系统。

一个包含了方法(Method/HTTP verb)和路径(Path)的 API,常常称之为一个访问点(endpoint)或 API,每一个 API 具有一个描述性质的声明,称之为 Schema,Schema 可以有多种定义方式,但至少会包含参数(请求字段及其类型定义)和响应(状态码,响应字段及类型定义)。比较典型的是 OpenAPI 规范的定义,该规范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那么在线服务上实现类型系统有何意义?如果一个 API Framework 或者 RPC Remote Call 没有类型系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为什么要在在线服务上实现类型系统

本文认为在线服务上的类型系统至少有以下几种直接的作用:

  • 验证参数的可靠性,由于在服务开发时,不能信任用户的输入,应做好最坏的假设,就如同墨菲在静静地看着你。
  • 自动生成文档和超文本链接,一个完善的 Schema 系统,可以为 HATEOAS (Hypertext As The Engine Of Application State) 提供支持。
  • 自动生成 Definition 文件(比如 thriftprotobuf 等 RPC 定义),用于在服务端提供兼容多种协议的网关,在客户端为终端用户提供本地验证机制。
  • 和异常系统结合,可以为异常诊断和 Traceback 提供支持,使用更有针对性的诊断方式。
  • 可以和接口测试相结合,推断返回值的类型(但 Python 2 的库实现比较庞杂,很难实现这一点)。

安全性和可解释性

API 类型系统的作用,最终可以总结为在 「 安全性 」和「 可解释性」 上的提升。

如果没有一个一致的类型系统,往往要使用大量冗余代码(自定义函数)来进行参数校验,而非通过自定义类型来验证。并且耗费大量的精力人工编写接口文档,在接口变更后还要人工修改和校对。

在类型系统中,安全性和可解释性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仅从安全性考虑,如果代码结构合理,使用自定义函数进行参数校验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函数在可解释性上是弱于类型系统的,对于接口附加的元信息(比如参数类型,参数是否可选,参数描述)难以自然地表述。

类型系统在提升了安全性的同时,还兼顾了系统的可解释性,这是在服务治理上非常需要的一点。

类型系统实践

下面以 Python 2.7 为例,详细介绍下如何在一个在线服务上实现类型系统,以及类型系统可以帮助研发人员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marshmallow

Python 2 中没有一个官方的类型系统实现,所以在 API 参数的验证中,往往是通过外挂第三方 Schema 实现的。

marshmallow 是本文选用的一个对类型系统进行建模的 Python 库,它有着极高的流行程度,提供了基本的类型定义、参数验证功能和序列化 / 反序列化机制。

现在假设研发团队要开发一个用户相关的接口,首先要对用户这个服务资源进行抽象定义,一个基本的 Schema 定义如下:

清单 1. 一个用户接口参数模式定义

# -*- coding: utf-8 -*-
                    
                    import re
                    from marshmallow import Schema, fields, validate
                    from myapp import fields as myfields
                    
                    
                    class UserSchema(Schema):
                        user_id = myfields.UserId(required=True, help=u'用户的唯一 ID')
                        nickname = fields.Str(required=True,
                                              validate=validate.Length(min=2, max=20),
                                              help=u'用户的昵称')
                        email = fields.Email(required=True, u'用户的邮箱,不可重复')

marshmallow 自带了许多内建类型,比如 Email,URL,UUID 等,研发人员也可以根据业务来定制自定义类型,比如上文的 UserId 可以像这样定义:

清单 2. 自定义类型示例

# -*- coding: utf-8 -*-
                    
                    import re
                    
                    
                    class UserId(fields.Field):
                        """ 长度为 10 - 17 的,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的 ID """
                        pattern = re.compile(r'^[a-zA-Z0-9\_]{10-17}$')
                    
                        # 必选的
                        default_error_messages = {
                            'invalid': u'不是一个有效的用户 ID',
                            'format': u'{value} 无法被格式化为 ID 字符串',
                        }
                    
                        def _serialize(self, value, attr, obj):
                            return value
                    
                        def _deserialize(self, value, attr, data):
                            # 可以使用任何验证方式,而不仅仅是正则表达式
                            if not self.pattern.match(value):
                                self.fail('invalid', value=value)
                            return value

服务开发人员也可以自己写装饰器或使用开源的库,比如 webargs 来根据这个 Schema 做参数验证(以 Flask 为例):

清单 3. Web 框架集成示例

# -*- coding: utf-8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from webargs.flaskparser import use_args
                    
                    from myapp.schema import UserSchema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methods=('GET',))
                    @use_args(UserSchema)
                    def echo_user(args):
                        return jsonify(**arg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在生产环境的服务中,通常会选择重载 API 注册用的装饰器(比如 @app.route 和 @use_args)来收集 API 的定义存储到一个全局的对象里(可能是远程对象),来实现框架级的 API 反射机制,以允许服务实例在运行时拿到所有已注册的 API 的声明,以给第三方工具 / RPC 客户端提供最新的 Schema。

在上面的代码定义里,大家可以发现 API 类型系统中几个重要的功能都已经存在了:

  • Schema 允许以接口为粒度定义类型声明
  • fields 允许自定义类型(包括类型的校验规则,描述和错误信息)
  • validate 允许自定义校验规则
  • webargs 帮助类型系统与框架进行集成

但仅仅有这些就够了吗?

validator 和枚举

在繁忙的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抽象来增强代码的可重用性,比如正则表达式和枚举等。

枚举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在线服务对它的可描述性有着更多的诉求。在阅读一个 API 的定义时,人们看到枚举字段,不仅仅想看到这个字段期望什么样的枚举值,更想看到每一个枚举值所代表的涵义,这就要求类型系统扩展(或许是约束)枚举值的定义。

Python 内置的枚举类型有它的优势,但枚举值使用了包装类型,取值时需要通过 .value 函数来获取,而本文所描述的服务已经在线上运行许久了,改造工程浩大,于是采用了类似于 Flask Config Object 的定义风格。

清单 4. 一种可选的枚举声明定义

class UserStateEnum(object):
                        OK = 0
                        PENDING = 1
                    
                        __desc__ = {
                            OK: u'有效用户',
                            PENDING: u'封禁用户'
                        }

通过定义一个类,约定类属性名大写为枚举属性,描述信息放在特殊的字段里,以此来表示枚举类型。

这是一个关键的思维模式: 在线服务 在扩展时必须要考虑 API 的可解释性

异常和 RFC 4918

在线服务对于异常系统的诉求是将异常按照危重等级进行分离,保证高危异常的可追溯性,以及低危异常的可解释性。

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把异常简单分为三类:

  • 系统异常,由于系统故障或程序 Bug 导致的,应及时发送到 Issue Tracking 的系统中并发送警报。
  • 业务异常,由于用户的输入不符合业务逻辑导致的异常,比如用户不存在。可以从日志中审计,可能会需要进行 Issue Tracking,无需报警。
  • 参数错误,用户的输入不符合文档约定(契约),比如期望参数是一个 URL,但传来一个普通字符串。同样可以从日志中审计,但无需进行 Issue Tracking,无需报警。

在责权划分上,类型系统应该只包含了第三类异常,不涉及业务逻辑和系统异常的处理。

由于本文所描述的 Web 层遵循 REST 语义来进行服务开发,最早的 HTTP Status 使用了 500,随着类型系统的完善,响应状态码也逐渐细分,上面三类异常分别对应 500、400、422 三种 Status Code。

关于 422 状态码的选取,可以参考 RFC 4918 和参考文献中一些有益的讨论。

OpenAPI 与可解释性

对于在线服务的描述和定义,本文比较倾向于参考 OpenAPI 规范,原因是它对机器更加友好,有着严谨的 Spec 定义,有利于生成和分析,同时背后有谷歌、微软等商业公司和强大的社区支持。

相对于 API BluePrintRAML 等规范所强调的人类可读性(Human Readable), Swagger 更加注重定义的规范化和通用性,鼓励社区共同推进规范的演进,在本文写作时, OpenAPI Specification(OAS) 3.0 已经发布,一个欣欣向荣的社区也是影响本文选型的关键因素。

类型系统在这里的作用是,对在线服务的接口定义进行描述,并生成一个符合 OpenAPI 规范定义的 JSON 文档,以支持文档生成工具(比如 Swagger )、前端 Mock 工具(比如国内的 Easy-Mock )、接口测试工具(比如下文提到的基于 py.test 的实现)和前端验证库的需要。

在 OpenAPI 规范中,与类型系统相关的部分主要集中在 paths、schema、data types 三个章节,本文主要实现 data types 章节中所描述的类型与 marshmallow 类型之间的映射,这里举几个特殊的例子。

表 1 OAS Data Type 与 Marshmallow Type 的映射

OAS Type OAS Format Marshmallow 描述
string email Email 电子邮件
string uuid UUID UUID
integer enum Enum(Int) 上文中定义的枚举类型
string List(Str) 字符串列表

OpenAPI 的定义里,每一个类型(type)都有一个可选的格式(format)可以定义,通常是根据业务所需来定制,这里取 fields 类的类名(小写)作为 format 值。

这里有一个特例,对于容器类型,比如 Enum 和 List,它们的类型取决于它所包装的类型,对于在线服务,常常需要类型系统具有确定性,是不允许 Union 类型存在的,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序列化 / 反序列化的成本,同时简化代码的分支逻辑。

这里举例说明容器类型的类型定义是如何翻译成 OpenAPI 的类型定义的:

清单 5. List(Int) 翻译为 OpenAPI/OAS 示例

{
                      "type": "array",
                      "items": {
                        "type": "integer"
                      }
                    }

清单 6. Enum(Int) 翻译为 OpenAPI/OAS 示例

{
                      "schema": {
                        "type": "integer",
                        "enum": [
                          400
                          404
                        ]
                      }
                    }

接口测试与文档生成

在完成了上述基础的工作之后,就要与测试框架进行集成了。

类型系统与测试框架集成的意义是什么呢?可以分两个类别来看待:

  • 第一个类别是需要严格限定接口响应字段的类型,这个时候开发人员会在代码中对接口的响应做类型声明,那么在测试用例中,类型系统的作用自然就是对响应字段类型的校验了,本文称之为严格模式。
  • 第二个类别是接口响应无类型声明,那么接口的响应定义就不再具备可解释性,而可解释性对自动化的文档生成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所描述的在线业务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在类型系统实现中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响应参数的类型定义,就需要推导响应的类型,类型推导的方式有两种,静态的和动态的(运行时)。

静态分析在 Python 2 中的实现难度比较高,因为大量的第三方库都没有明确的类型信息,同时许多要经过网络的上下游服务也都没有提供严格的定义,难以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通过静态分析拿到接口响应类型信息。

由于团队有写接口测试的习惯,最终选择了在运行接口测试的时候,和 Python 的测试框架 py.test 集成,通过收集接口测试的返回值来做运行时的类型推导。

下面尽可能简单地描述一下一个真实的实现,本文使用 yaml 来做用例的定义,比如:

清单 7. 使用 Yaml 描述的测试用例示例

- uri: /echo
                      method: GET
                      desc: 测试 ECHO 服务
                      status: 200
                      params:
                        ping: "pong"
                      responses:
                        ping: "pong"

Pytest 提供了参数化的功能可以用来生成用例,apis 是用例定义的列表:

清单 8. 描述文件与 pytest 集成的示例

@pytest.mark.parametrize("case", apis)
                    def test_api(case, case_manager, mocker):
                        case_obj = case_manager.add(case)
                        case_obj.run(mocker)
                        print(case_obj.real_response)

用例执行后,用例的响应被保存下来,再尝试对每一个响应字段的值做一个简单的类型推导。

清单 9. 一种响应值类型推导的实现示例

pattern_inferer_map = {
                        date_pattern: {'type': 'string', 'format': 'date'},
                        datetime_pattern: {'type': 'string', 'format': 'date-time'},
                        ip_pattern: {'type': 'string', 'format': 'ip'},
                        uuid_pattern: {'type': 'string', 'format': 'uuid'},
                        base64_pattern: {'type': 'string', 'format': 'byte'},
                        // ...
                    }
                    
                    def infer_value(value):
                        if isinstance(value, string_types):
                            for pattern, type_info in pattern_inferer_map.items():
                                if pattern.match(value):
                                    return type_info
                            return {'type': 'string'}
                        elif isinstance(value, int):
                            return {'type': 'number', 'format': 'int64'}
                        elif isinstance(value, float):
                            return {'type': 'number', 'format': 'double'}
                        elif isinstance(value, bool):
                            return {'type': 'boolean'}
                    
                    
                    def inferer_response(response):
                        return {k: infer_value(v) for k, v in response.items()}

暴力地对 Python 类型和 OAS 的类型做一个映射,这样就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了一个接口响应的类型推断。

很容易看出,这样的类型推断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int 和 float 类型的精度无法表达,字符串类型的 format 可能会有误判,尤其依赖完备的测试用例等等。

但本文为什么仍然愿意推荐这种方法,因为它可以使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研发人员的基本诉求——拿到接口相应的基本类型信息,提升可解释性,这是类型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结

就这样,本文通过重载服务框架的路由装饰器来收集 API 的参数类型信息,通过接口测试来收集 API 的响应类型信息,通过注册自定义的枚举类型和业务类型,再配合框架本身的属性,就可以生成定制化的、符合 OpenAPI 规范的文档了。

拥有类型系统的在线服务,在接口校验、异常处理、测试和文档生成等方面都有全方位的提升,满足了工程师们对一个服务在安全性和可解释性上的基本诉求,这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一件事。

新世界的战鼓

上文介绍了过去两年间,我在 Python 2 在线服务类型系统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与此同时 Python 也在迅速发展,包括 Instgram 在内的诸多公司,已将 Python 3 应用于生产环境了。

基于 Python 3 标准库的类型系统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比如 Web 服务框架 apistar ,类型检查设施 mypy 等等。在线服务的类型系统在 2/3 上的实现并无明显差异,唯一要注意的是标准库的充分使用。参考文献中会介绍 Python 3 类型系统一些重要的参考文献导读,这是我在了解 Python 3 的类型系统时阅读的一些资料,如果有小伙伴也在做 2 to 3 的一些工作,想必会有所裨益。

如果 Python 世界真的能够迎来一个统一的类型系统实现,对于在线业务系统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参考资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通Windows应用开发

精通Windows应用开发

[美] Jesse Liberty Philip Japikse Jon Galloway / 苏宝龙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59.00元

Windows 8.1的出现不仅提供了跨设备的用户体验,也提供了跨设备的开发体验。本书着眼于实际项目中所需要的特性,以及现有C#编程知识的运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Metro、WinRT和Windows 8进行了讲解,内容详尽,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开发的配合。 Windows 8.1和WinRT的作用及其特殊性 如何使用先进特性创建具有沉浸感和吸引力的Windows 8.1应用 如......一起来看看 《精通Windows应用开发》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HTML 代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