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内核中从radix tree到xarray结构的演变。 radix tree现在普遍应用于page cache中,用于搜索页高速缓存。 但是在 Linux 内核4.20版本之后便被xarray结构所替代。 xarray数据结构是2018 LSFMM峰会上最后一个文件系统会议的主题。 它是内核的基数树的一个新API。 这个会议由Matthew Wilcox领导,是由他创造了xarray。 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就page cache的含义到radix树的结构,再到xarray的兴起这一演变过程进行讲解。
一、page cache
CPU想要访问外部存储介质譬如磁盘上的文件,首先要将文件的内容拷贝到内存中,但是由于硬件或者软件设计上的限制,我们从磁盘到内存的传输速度比较慢,这时候我们便使用一些空余内存,也就是DDR上的一部分空间来缓存一部分磁盘上的文件内容,这个部分空余的内存我们就叫做page cache。用户启动read的系统调用之后,会从用户层到VFS层面之后再到文件系统中,在文件系统的读接口中会首先查看page cache中是否有用户需要的文件内容,如果有就直接读取,如果没有在通过IO操作下发请求从磁盘读取,然后放到page cache中,方便下次访问。
这个原理和CPU中的硬件cache有点像,不过硬件cache是CPU缓存内存的数据。因为内存有限我们不能缓存全部数据,只需要把调用的内容缓存起来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叫做demand paging(按需取页)。在page cache中缓存了很多的页,怎么查找和管理呢?这时候就要关注一下address_space结构体,一个address_space管理了一个文件在内存中缓存的所有pages,这部分缓存也是页高速缓存。这个address_space可不是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address space,但是两者之间也是有很多联系的。mmap映射会将文件的一部分内容映射到虚拟地址空间的VMA,如果有5个进程,每个进程mmap同一个文件两次(文件的不同部分),就会有10个VMA,但address_space只有一个,虚拟空间的VMA使用的是rbtree,下面会介绍到为什么不在rbtree上去做xarray。在inode的结构体中会有一个i_mapping指向这个结构体。下面看下这个结构体的内容:
-
host指向address_space对应文件的inode。
-
address_space中的page cache之前一直是用radix tree的数据结构组织的,tree_lock是访问这个radix tree的spinlcok(现在已换成xarray)。
-
i_mmap是管理address_space所属文件的多个VMAs映射的,用priority search tree的数据结构组织,i_mmap_lock是访问这个priority search tree的spinlcok。
-
nrpages是address_space中含有的page frames的总数。
-
a_ops是关于page cache如何与磁盘(backing store)交互的一系列operations。
二、radix tree基本架构
我们现在介绍完了大体框架,现在来聊一下第一个主角radix tree。
radix tree采用的是key-value的方式插入和查找的,即利用一个长整型的数据快速找到其对应的对象指针。存储和查找效率比较高,如内核中的内存管理、IDR等机制都在使用。下面咱们来看一下主要的数据结构。
-
shift成员用于指向当前节点slots的单位;
-
offset表示该节点在父节点的slot中偏移值;
-
count 表示当前节点有多少个slot已经被使用;
-
exceptional表示当前节点有多少个exceptional节点;
-
parent 指向父节点; 参数 root 指向根节点;
-
slots是个指针数组, 该数组既可以存储下一级的节点, 也可以用于存储即将插入的对象指针;
-
tags 用于标识当前节点;
这里主要挑选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说明。
Radix tree是一个多叉搜索树,存在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这系列的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k),树的叶子结点是实际的数据条目,每个节点都有固定的指针数目指向子节点,这些指针也成为了槽位slot,Linux内核使用radix树快速定位文件缓存页,下图是一个普通的radix树的样例,树的分叉是4,树高为4,树的每个叶子节点可以快速定位8位文件内偏移,也就是可以定位4x4x4x4=256页,图中虚线为搜索路径。
图1 四叉radix树
在Linux的radix树每个节点有64个slot,与数据类型long对应,也就是key,下面是一个3级节点的radix树,每个数据条目一般可用3个6位的键值进行索引,一级使用6位,键值从左到右分别代表第1--3层的节点位置,没有子节点的以及root节点在图中不显示。
图2 3级节点radix树
Radix树每个节点有多少个slot主要取决于RADIX_TREE_MAP_SHIFT ,参考上面的宏定义,取值一般为6,标识每个节点有2^6=64个节点,RADIX_TREE_MAP_SIZE,表示1个叶子结点可映射的页数,如:1<<6=64,表示1个slot可映射64页。当树高为1时,64个slot对应64个页,当树高为2时,对应64*64个页。
Tags是一个二维数组,RADIX_TREE_MAX_TAGS为3代表的是3种tag类型,RADIX_TREE_TAG_LONGS定义slot数占用的long类型长度个数。加入这个值为64,也就是3*64的数组,这样每一行代表一种tag的集合,假如tag[0]代表PAGE_CACHE_DIRTY,假如我们查到当前节点的tags[0]值为1,那么它的子树节点就存在PAGE_CACHE_DIRTY节点,在我们查找PG_dirty的页面时,就不用遍历整个树了,可以提高查找效率。Radix树提供了一些关于tag的操作函数。这个大家可以去内核的/lib/radix-tree.c官网上去查看源码。这里就不细讲了。
经过上面对radix树的结构讲解,看代码就比较容易了。下面说说radix树的基本操作插入、查找和删除。
插入函数:
EXPORT_SYMBOL(radix_tree_insert);
①首先根据插入的条目的index值,创建对应的树节点;
②之后将条目插入到节点的槽位slot中。
①计算当前树的最大shift的为多少, 即目前可以计量的单位为多大(侧面反应了树的深度), maxindex变量保存当前树能存储index值范围;
②如果当前条目的index值已经超过了当前树所能计量的范围, 则需要调用该函数拓展树的深度, 使其可以顺利插入条目;
③在shift>0的情况, 如果子节点为空则继续创建节点(新创建的节点会记录该节点shift值和在其父节点的offset值), 并将其挂slot下(*slot = node_to_entry(child););
④根据index获取node节点slots对应位置的值给child, 并返回了该位置的offset;
⑤形参记录下要插入的节点和slot地址;
这个函数主要是将条目指针挂载到对应slot的上, 而且对当前节点中slot使用情况进行了计数,比较简单。
查找函数:
①首先是计算了当前树最大index范围, 如果查找的index值超过该范围, 则说明该index对应条目不在该树中;
②节点指针的最后两位是代表指针指向的节点类型,判断是否是内部节点,也就是是否有下一级指向的节点,根据index从父节点开始获取存储了条目的叶子节点node(通过while循环), 因为条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的slots中,当最后找到了对应条目后, 经过判断发现已经不是树的节点则退出循环,radix_tree_descend对index进行了一个移位运算,进行shift值的移位运算。
举个例子,查找index值是1550的item, 当shift为6时, 则计算出的offset为24, 获取该父节点slots偏移为24的值, 发现还是一个节点, 再次计算偏移, 1550%64后得到值为14, 获取该父节点slot指向的子节点偏移为14的值, 发现该值不是一个节点, 则退出。在这其中便看到了一些关于RCU的操作。
删除函数:
EXPORT_SYMBOL(radix_tree_delete_item);
①通过 index调用查找函数查找到对应的条目, 返回值即是;
②如果entry存在则继续向下执行删除函数;
③根据节点地址和对应的slot地址删除该条目;
①根据slot地址获取在slots中的偏移值;
②更换slot, 该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表示条目, 赋值为NULL, 表示清空了该slot下记录的条目; 并且对slot计数进行减一操作;
③删除node, 如果节点slots已经没有挂载条目则需要进行删除操作;
①如果该节点的slots上还有条目则, 判断该节点是否为root节点, 不是则立即返回, 否则将基数缩小到最小高度;
②根据该节点的信息, 对其父节点slots上对应的位置进行清零并进行计数减一操作;
③释放该节点内存,接下来对删除节点的父节点进行操作(因为它父节点slots如果没有挂有其他节点也需要删除)。radix_tree_shrink功能是缩减树的高度, 去除一些没有使用的节点。
在数据库中也有一种Adaptive Radix Tree(自适应基数/前缀树,ART),这里每个节点可以存储任意长度的键切片,并不像Linux中固定64,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三、RCU机制
Radix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RCU(Read-Copy Update)。因为页高速缓存在各进程间不断被访问,需要考虑并发的情况,单独使用锁的机制不能满足对读取速度的需求,便采用RCU机制。RCU的基本思想是先创建一个旧数据的空间,然后将数据更新到这个空间,最后再用新的数据替换掉旧的数据。以一个链表为例:
此时一个指针p指向3这个节点,使用RCU来更新这个节点数据。首先分配一段内存空间来存储用指针q来指向
然后将p指向的节点的数据以及与下一个节点4的关系都copy到q指向的内存地址中。
之后我们更新这个节点数据将3改成5。
修改完成后就要将更新发布,在发布之后读到的数据是更新后的,在发布前读到的是更新之前的数据。
等到所有引用旧数据的read动作结束后便释放这部分内存区域。
重要的是,RCU中的read不用像rwlock中的read那样,在write操作期间必须spin等待了。rcu_read_lock(),rcu_read_unlock()作用是禁止和启用抢占.因为在读者临界区,不允许发生上下文切换. rcu_dereference()本身都是原子操作.因为只是为了cache一致性,插上了内存屏障.可以让其它的读者/写者可以看到保护指针的最新值,radix树接口中要时刻注意RCU的安全保护,这个令radix树的使用上比较不便,这里只是大致叙述一下,就不详细展开了,起一个辅助理解的作用。
四、XRRAY的选择
内核中使用的树的类型比较多,如上面叙述的radix树,VMA使用的rbtree,以及今年提出的maple tree。XRRAY的出现是由Matthew Wilcox领导,他认为内核的基数树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结构,但是它的用户数量远远少于人们的预期。相反,各种内核子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数据结构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他试图通过转换其中一些子系统来解决此问题,于是便有了内核4.20之后版本中出现的XRRAY,在一次演讲中他对比了其他的一些内核中使用的树,比如说rbtree,也许会疑惑为什么单独选择在radix树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其他的树结构。演讲中提到了一部分。
rbtree有着几个相对应的缺点。首先他并不是RCU安全的。现在的VMA搜索问题,在虚拟内存区,任务的地址空间是一组不重叠的虚拟内存区域,当前存储在增强的rbtree中,但是必须要mmap_sem锁定才能walk tree。其次使用红黑树会涉及大量的代码编写问题,因为必须编写属于自己的搜索接口等。谈论到内核中使用的另外一种树Btree,它对密集索引的效率不如radix树高,实际上他的效率也大约只有基数树的一半,因此Matthew Wilcox选择了radix树做基础。
正如上面讲述的radix树的框架,他的搜索效率还有RCU安全的特性对于搜索页面缓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radix树有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保持现有的基数树数据结构不变,因为它几乎没有问题。但是,描述其操作的结构已从树更改为数组,所以我们需要做接口适配。它的行为很像一个自动调整大小的数组。基数树要求用户自己进行锁定;XArray默认情况下会处理自身的锁定,从而简化了使用它的任务。删除“预加载”机制,该机制使得用户在获取锁之前预分配内存;它增加了复杂性,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XARRAY有以下几个特点:保持基数树的数据结构不变,将结构更改为数组,默认情况下提供锁定,删除内存预加载,使内存分配标志明确,向用户隐藏实施细节并且提供两个级别的API-普通和高级,方便人们使用。目前page cache已经转换完成,IDR也转换了大部分。简单的API是在高级API的基础上实现的,只管拿来使用,不必担心锁的问题。下面是一部分接口与radix树的对比。
在include/linux/radix-tree.h中您可以看到它已被Xarray取代。
在include/linux/xarray.h您可以检查相应的结构声明。
这里可以看出和radix树结构的相似点和区别。例如radix树使用的node节点、tags,而xarray使用的是entry、marks,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而已,结构属性都差不多。
下面介绍一下一些基本的函数:
1. 初始化一个XArray数组,xa_init(&array);
2. 在XArray里存放一个值:
void *xa_store(struct xarray *xa, unsigned long index, void *entry, gfp_t gfp);
这个函数会把参数给出的entry,放到请求的index这个地方。如果xarray需要分配内存,会使用给定的gfp来分配。如果成功,返回值是之前存放在index的值。删除一个entry可以通过在这里存放NULL来实现,或者调用void *xa_erase(struct xarray *xa, unsigned long index);
xa_store的变体:xa_insert用于存放但不覆盖现有的entry。另一个变体:xa_cmpxchng,只有当存的值和old参数匹配上时,才会将entry存在index处。
void *xa_cmpxchg(struct xarray *xa, unsigned long index, void *old,void *entry, gfp_t gfp);
xa_insert和xa_cmpxchng都会返回存入的值。
3、用xa_load()从XArray里取出一个值
void *xa_load(struct xarray *xa, unsigned long index);
下面以一个查找函数为例:
①主要进行一个结构格式的转换,由xarray 转换成xa_state ,存储更多的数据,内部含有index数据。
②根据转换成的xa_state结构中的信息进行搜索,这里会为防止失败有一个retry的动作。
①获得开始节点;
②判断是否是一个节点,如果是便先转换一下数据格式xa_node这种数据格式由之前的宏定义可以看出与radix树的联系,之后由xas_descend进行移位操作,这个函数与之前的radix_tree_descend非常相似。
xas_descend函数同样是对index进行了移位的操作。
温故而知新,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由此可见接口确实比radix简洁很多。每个不为NULL的指针都可以标记多达3位的额外信息,可以通过xas_get_mark(),xa_set_mark()和xa_clear_mark()进行访问。您还可以通过调用xas_find(),xas_next()或xas_for_each()来遍历数组中的指针。
五、maple tree
Red-Black树和Radix树在内核的许多地方都用于存储范围数据。当用于范围时,这两种树都有缺点。红黑树需要编写您自己的插入和搜索代码。在设计时还假定内存访问廉价,这不再适用。当范围对齐到2的幂时,基数树的性能令人满意,但是在最坏情况下却表现不佳。
maple tree是一种具有简单API的快速、高效缓存的树。它有效地支持连续范围,而对不连续范围仅造成较小的损失。并且这种结构后续也会使用XARRAY的API接口,这里只是稍微提一下,就不展开谈论了。下面是maple tree的结构图:
六、结语
目前为止,XARRAY还在不断完善中,从之前介绍radix树,确实可以看出API做出了改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内核中的xarray源码研究。
参考文献
[1]兰新宇.Linux中的Page Cache[EB/OL].
http://zhuanlan.zhihu.com/p/68071761
[2] Sourcelink.详解Linux内核Radix树算法的实现[EB/OL].
http://sourcelink.top/2019/09/26/linux-kernel-radix-tree-analysis/
[3] 吴一昊.The Xarray Data Structure [EB/OL].
https://kernel.taobao.org/2018/05/The-XArray-data-structure/
[4] Matthew Wilcox.2018-Wilcox-Replacing-the-Radix-Tree.pdf[EB/OL].
http://lca-kernel.ozlabs.org/2018-Wilcox-Replacing-the-Radix-Tree.pdf
[5]内核源码
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stable/linux.git/tree/lib
https://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stable/linux.git/tree/include/
长按关注
内核工匠微信
Linux 内核黑科技 | 技术文章 | 精选教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张琨、张宏、朱保平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2-1 / 45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线性表,第3章栈和队列,第4章串,第5章数组和广义表,第6章 树和二叉树,第7章图,第8章查找,第9章内部排序,第10章算法分析。其内容模块涵盖了课堂教学、习题课教学、实验教学、自学辅导、综合训练等。立体化教材的使用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加大教学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一起来看看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