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文章中所有最近阿里巴巴发布了对于
前言
思维导图.png
文章中所有 高清无码图片
在 公众号号回复: 图片666
即可查阅, 可直接关注公众号: 壹枝花算不算浪漫
最近阿里巴巴发布了 Java开发手册(泰山版)
( 公众号回复: 开发手册
可收到 阿里巴巴开发手册(泰山版 2020.4.22发布).pdf
),其中第 17条
写到:
阿里巴巴开发手册.png
对于 Java项目中
计数统计的一些需求, 如果是 JDK8,推荐使用 LongAdder 对象,比 AtomicLong 性能更好(减少乐观锁的重试次数)
在大多数项目及开源组件中,计数统计使用最多的仍然还是 AtomicLong
,虽然是阿里巴巴这样说,但是我们仍然要根据使用场景来决定是否使用 LongAdder
。
今天主要是来讲讲 LongAdder
的 实现原理 ,还是老方式,通过 图文 一步步解开 LongAdder
神秘的面纱,通过此篇文章你会了解到:
- 为什么AtomicLong在高并发场景下性能急剧下降?
- LongAdder为什么快?
- LongAdder实现原理(图文分析)
- AtomicLong是否可以被遗弃或替换?
本文代码全部基于JDK 1.8,建议边看文章边看源码更加利于消化
AtomicLong
当我们在进行计数统计的时,通常会使用 AtomicLong
来实现。 AtomicLong
能保证并发情况下计数的准确性,其内部通过 CAS
来解决并发安全性的问题。
AtomicLong实现原理
说到线程安全的计数统计 工具 类,肯定少不了 Atomic
下的几个原子类。 AtomicLong
就是 juc包 下重要的 原子类 ,在并发情况下可以对长整形类型数据进行原子操作, 保证并发情况下数据的安全性。
public class AtomicLong extends Number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ublic final long incrementAndGet() { return unsafe.getAndAddLong(this, valueOffset, 1L) + 1L; } public final long decrementAndGet() { return unsafe.getAndAddLong(this, valueOffset, -1L) - 1L; } }
我们在计数的过程中,一般使用 incrementAndGet()
和 decrementAndGet()
进行加一和减一操作,这里调用了 Unsafe
类中的 getAndAddLong()
方法进行操作。
接着看看 unsafe.getAndAddLong()
方法:
public final class Unsafe { public final long getAndAddLong(Object var1, long var2, long var4) { long var6; do { var6 = this.getLongVolatile(var1, var2); } while(!this.compareAndSwapLong(var1, var2, var6, var6 + var4)); return var6; } public final native boolean compareAndSwapLong(Object var1, long var2, long var4, long var6); }
这里直接进行 CAS+自旋 操作更新 AtomicLong
中的 valu
e值,进而保证 value
值的 原子性更新 。
AtomicLong瓶颈分析
如上代码所示,我们在使用 CAS + 自旋 的过程中,在高并发环境下,N个线程同时进行自旋操作,会出现大量失败并不断自旋的情况,此时 AtomicLong
的自旋会成为瓶颈。
AtomicLong瓶颈分析.png
如上图所示,高并发场景下 AtomicLong
性能会急剧下降,我们后面也会举例说明。
那么高并发下计数的需求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呢?在 JDK8
中 Doug Lea
大神 新写了一个 LongAdder
来解决此问题,我们后面来看 LongAdder
是如何优化的。
LongAdder
LongAdder和AtomicLong性能测试
我们说了很多 LongAdder
上性能优于 AtomicLong
,到底是不是呢?一切还是以代码说话:
/** * Atomic和LongAdder耗时测试 * * @author:一枝花算不算浪漫 * @date:2020-05-12 7:06 */ public class AtomicLongAdd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testAtomicLongAdder(1, 10000000); testAtomicLongAdder(10, 10000000); testAtomicLongAdder(100, 10000000); } static void testAtomicLongAdder(int threadCount, int times) throws 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ount: " + threadCount + ", times: " + times);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estLongAdder(threadCount, times); System.out.println("LongAdder 耗时:"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ms"); System.out.println("threadCount: " + threadCount + ", times: " + times); long atomic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estAtomicLong(threadCount, times); System.out.println("AtomicLong 耗时:"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tomicStart) + "ms"); System.out.println("----------------------------------------"); } static void testAtomicLong(int threadCount, int times) throws Exception{ AtomicLong atomicLong = new AtomicLong(); List<Thread> list = Lists.new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list.add(new Thread(() -> { for (int j = 0; j < times; j++) { atomicLong.incrementAndGet(); } })); } for (Thread thread : list) { thread.start(); } for (Thread thread : list) { thread.join(); } System.out.println("AtomicLong value is : " + atomicLong.get()); } static void testLongAdder(int threadCount, int times) throws Exception{ LongAdder longAdder = new LongAdder(); List<Thread> list = Lists.new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 list.add(new Thread(() -> { for (int j = 0; j < times; j++) { longAdder.increment(); } })); } for (Thread thread : list) { thread.start(); } for (Thread thread : list) { thread.join(); } System.out.println("LongAdder value is : " + longAdder.longValue()); } }
执行结果:
CAS原理图.png
这里可以看到随着并发的增加, AtomicLong
性能是急剧下降的,耗时是 LongAdder
的数倍。至于原因我们还是接着往后看。
LongAdder为什么这么快
先看下 LongAdder
的操作原理图:
YUnlDO.png
既然说到 LongAdder
可以显著提升高并发环境下的性能,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1、 设计思想上, LongAdder
采用"分段"的方式降低 CAS
失败的频次
这里先简单的说下 LongAdder
的思路,后面还会详述 LongAdder
的原理。
我们知道, AtomicLong
中有个内部变量 value
保存着实际的 long
值,所有的操作都是针对该变量进行。也就是说,高并发环境下, value
变量其实是一个 热点数据 ,也就是 N个线程竞争一个热点。
LongAdder
的基本思路就是 分散热点 ,将 value
值的新增操作分散到一个数组中,不同线程会命中到数组的不同槽中,各个线程只对自己槽中的那个 value
值进行 CAS
操作,这样热点就被分散了,冲突的概率就小很多。
LongAdder
有一个全局变量 volatile long base
值,当并发不高的情况下都是通过 CAS
来直接操作 base
值,如果 CAS
失败,则针对 LongAdder
中的 Cell[]
数组中的 Cell
进行 CA
S操作,减少失败的概率。
例如当前类中 base = 10
,有三个线程进行 CAS
原子性的 +1操作 , 线程一执行成功,此时base=11 , 线程二、线程三执行失败后 开始针对于 Cell[]
数组中的 Cell
元素进行 +1操作 ,同样也是 CAS
操作,此时数组 index=1
和 index=2
中 Cell
的 value
都被设置为了1.
执行完成后,统计累加数据: sum = 11 + 1 + 1 = 13
,利用 LongAdder
进行累加的操作就执行完了,流程图如下:
分段加锁思路.png
如果要获取真正的 long
值,只要将各个槽中的变量值累加返回。这种分段的做法类似于 JDK7
中 ConcurrentHashMap
的分段锁。
2、使用Contended注解来消除伪共享
在 LongAdder
的父类 Striped64
中存在一个 volatile Cell[] cells;
数组,其长度是 2 的幂次方 ,每个 Cell
都使用 @Contended
注解进行修饰,而 @Contended
注解可以进行 缓存行填充 ,从而解决 伪共享问题 。伪共享会导致缓存行失效,缓存一致性开销变大。
@sun.misc.Contended static final class Cell { }
伪共享指的是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同一个缓存行的不同变量时导致的 CPU缓存失效
。尽管这些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由于在主内存中邻近,存在于同一个缓存行之中,它们的相互覆盖会导致频繁的缓存未命中,引发性能下降。这里对于伪共享我只是提一下概念,并不会深入去讲解,大家可以自行查阅一些资料。
解决伪共享的方法一般都是使用 直接填充 ,我们只需要保证不同线程的变量存在于不同的 CacheLine
即可,使用多余的字节来填充可以做点这一点,这样就不会出现伪共享问题。例如在 Disruptor队列
的设计中就有类似设计(可参考我之前的博客文章: Disruptor学习笔记 ):
缓存行填充代码.png 缓存行填充.png
在 Striped64
类中我们可以看看 Doug Lea
在 Cell
上加的注释也有说明这一点:
Cell注释.png
红框中的翻译如下:
Cell
类是 AtomicLong
添加了 padded(via@sun.misc.compended)
来消除 伪共享 的变种版本。缓存行填充对于大多数原子来说是繁琐的,因为它们通常不规则地分散在内存中,因此彼此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干扰。但是,驻留在数组中的原子对象往往彼此相邻,因此在没有这种预防措施的情况下,通常会共享缓存行数据(对性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3、惰性求值
LongAdder
只有在使用 longValue()
获取当前累加值时才会真正的去结算计数的数据, longValue()
方法底层就是调用 sum()
方法,对 base
和 Cell数组
的数据累加然后返回,做到数据写入和读取分离。
而 AtomicLong
使用 incrementAndGet()
每次都会返回 long
类型的计数值,每次递增后还会伴随着数据返回,增加了额外的开销。
LongAdder实现原理
之前说了, AtomicLong
是多个线程针对单个 热点值value进行原子操作 。而 LongAdder
是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槽,各个线程一般只对自己槽中的那个值进行 CAS操作
。
比如有三个线程同时对value增加1,那么value = 1 + 1 + 1 = 3
但是对于LongAdder来说,内部有一个base变量,一个Cell[]数组。
base变量:非竞态条件下,直接累加到该变量上
Cell[]数组:竞态条件下,累加个各个线程自己的槽Cell[i]中
最终结果的计算是下面这个形式:
value = base +
LongAdder源码剖析
前面已经用图分析了 LongAdder
高性能的原理,我们继续看下 LongAdder
实现的源码:
public class LongAdder extends Striped64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ublic void increment() { add(1L); } public void add(long x) { Cell[] as; long b, v; int m; Cell a; if ((as = cells) != null || !casBase(b = base, b + x)) {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if (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 (a = as[getProbe() & m]) == null || !(uncontended = a.cas(v = a.value, v + x))) longAccumulate(x, null, uncontended); } } final boolean casBase(long cmp, long val)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 cmp, val); } }
一般我们进行计数时都会使用 increment()
方法,每次进行 +1操作 , increment()
会直接调用 add()
方法。
变量说明:
- as 表示cells引用
- b 表示获取的base值
- v 表示 期望值,
- m 表示 cells 数组的长度
- a 表示当前线程命中的cell单元格
条件分析:
条件一: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此条件成立说明cells数组未初始化。如果不成立则说明cells数组已经完成初始化,对应的线程需要找到Cell数组中的元素去写值。
条件一.png
条件二:(a = as[getProbe() & m]) == null
getProbe()获取当前线程的hash值,m表示cells长度-1,cells长度是2的幂次方数,原因之前也讲到过,与数组长度取模可以转化为按位与运算,提升计算性能。
当条件成立时说明当前线程通过hash计算出来数组位置处的cell为空,进一步去执行longAccumulate()方法。如果不成立则说明对应的cell不为空,下一步将要将x值通过CAS操作添加到cell中。
条件三:!(uncontended = a.cas(v = a.value, v + x)
主要看a.cas(v = a.value, v + x),接着条件二,说明当前线程hash与数组长度取模计算出的位置的cell有值,此时直接尝试一次CAS操作,如果成功则退出if条件,失败则继续往下执行longAccumulate()方法。
条件二/条件三.png
接着往下看核心的 longAccumulate()
方法,代码很长,后面会一步步分析,先上代码: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Striped64.
:
final void longAccumulate(long x, LongBinaryOperator fn, boolean wasUncontended) { int h; if ((h = getProbe()) == 0) { ThreadLocalRandom.current(); h = getProbe(); wasUncontended = true; } boolean collide = false; for (;;) { Cell[] as; Cell a; int n; long v; if ((as = cells) != null && (n = as.length) > 0) { if ((a = as[(n - 1) & h]) == null) { if (cellsBusy == 0) { Cell r = new Cell(x); if (cellsBusy == 0 && casCellsBusy()) { boolean created = false; try { Cell[] rs; int m, j; if ((rs = cells) != null && (m = rs.length) > 0 && rs[j = (m - 1) & h] == null) { rs[j] = r; created = true;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if (created) break; continue; } } collide = false; } else if (!wasUncontended) wasUncontended = true; else if (a.cas(v = a.value, ((fn == null) ? v + x : fn.applyAsLong(v, x)))) break; else if (n >= NCPU || cells != as) collide = false; else if (!collide) collide = true; else if (cellsBusy == 0 && casCellsBusy()) { try { if (cells == as) { Cell[] rs = new Cell[n << 1]; for (int i = 0; i < n; ++i) rs[i] = as[i]; cells = rs;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collide = false; continue; } h = advanceProbe(h); } else if (cellsBusy == 0 && cells == as && casCellsBusy()) { boolean init = false; try { if (cells == as) { Cell[] rs = new Cell[2]; rs[h & 1] = new Cell(x); cells = rs; init = true;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if (init) break; } else if (casBase(v = base, ((fn == null) ? v + x : fn.applyAsLong(v, x)))) break; } }
代码很长, if else
分支很多,除此看肯定会很头疼。这里一点点分析,然后结合画图一步步了解其中实现原理。
我们首先要清楚执行这个方法的前置条件,它们是或的关系,如上面条件一、二、三
- cells数组没有初始化
- cells数组已经初始化,但是当前线程对应的cell数据为空
- cells数组已经初始化, 当前线程对应的cell数据为空,且CAS操作+1失败
longAccumulate()方法的入参:
- long x 需要增加的值,一般默认都是1
- LongBinaryOperator fn 默认传递的是null
- wasUncontended竞争标识,如果是false则代表有竞争。只有cells初始化之后,并且当前线程CAS竞争修改失败,才会是false
然后再看下Striped64中一些变量或者方法的定义:
- base: 类似于AtomicLong中全局的value值。在没有竞争情况下数据直接累加到base上,或者cells扩容时,也需要将数据写入到base上
- collide:表示扩容意向,false 一定不会扩容,true可能会扩容。
- cellsBusy:初始化cells或者扩容cells需要获取锁, 0:表示无锁状态 1:表示其他线程已经持有了锁
- casCellsBusy(): 通过CAS操作修改cellsBusy的值,CAS成功代表获取锁,返回true
- NCPU:当前计算机CPU数量,Cell数组扩容时会使用到
- getProbe(): 获取当前线程的hash值
- advanceProbe(): 重置当前线程的hash值
接着开始正式解析longAccumulate()源码: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PROBE; if ((h = getProbe()) == 0) { ThreadLocalRandom.current(); h = getProbe(); wasUncontended = true; } static final int getProbe() { return UNSAFE.getInt(Thread.currentThread(), PROBE); }
我们上面说过 getProbe()
方法是为了获取当前线程的 hash值
,具体实现是通过 UNSAFE.getInt()
实现的, PROBE
是在初始化时候获取当前线程 threadLocalRandomProbe
的值。
注:Unsafe.getInt()有三个重载方法getInt(Object o, long offset)、getInt(long address) 和getIntVolatile(long address),都是从指定的位置获取变量的值,只不过第一个的offset是相对于对象o的相对偏移量,第二个address是绝对地址偏移量。如果第一个方法中o为null是,offset也会被作为绝对偏移量。第三个则是带有volatile语义的load读操作。
如果当前线程的 hash值h=getProbe()为0,0与任何数取模都是0,会固定到数组第一个位置 ,所以这里做了优化,使用 ThreadLocalRandom
为当前线程重新计算一个 hash
值。最后设置 wasUncontended = true
,这里含义是重新计算了当前线程的 hash
后认为此次不算是一次竞争。 hash
值被重置就好比一个全新的线程一样,所以设置了竞争状态为 true
。
可以画图理解为:
wasUncontended设置说明.png
接着执行 for循环
,我们可以把 for循环
代码拆分一下,每个 if条件
算作一个 CASE
来分析:
final void longAccumulate(long x, LongBinaryOperator fn, boolean wasUncontended) { for (;;) { Cell[] as; Cell a; int n; long v; if ((as = cells) != null && (n = as.length) > 0) { } else if (cellsBusy == 0 && cells == as && casCellsBusy()) { } else if (casBase(v = base, ((fn == null) ? v + x : fn.applyAsLong(v, x)))) } }
如上所示,第一个 if语句代表CASE1
,里面再有 if判断
会以 CASE1.1
这种形式来讲解,下面接着的 else if
为 CASE2
, 最后一个为 CASE3
CASE1执行条件:
if ((as = cells) != null && (n = as.length) > 0) { }
cells数组
不为空,且数组长度大于0的情况会执行 CASE1
, CASE1
的实现细节代码较多,放到最后面讲解。
CASE2执行条件和实现原理:
else if (cellsBusy == 0 && cells == as && casCellsBusy()) { boolean init = false; try { if (cells == as) { Cell[] rs = new Cell[2]; rs[h & 1] = new Cell(x); cells = rs; init = true;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if (init) break; }
CASE2
标识 cells数组
还未初始化,因为判断 cells == as
,这个代表当前线程到了这里获取的 cells
还是之前的一致。我们可以先看这个 case
,最后再回头看最为麻烦的 CASE1
实现逻辑。
cellsBusy
上面说了是加锁的状态,初始化 cells数组
和扩容的时候都要获取加锁的状态,这个是通过 CAS
来实现的,为0代表无锁状态,为1代表其他线程已经持有锁了。 cells==as
代表当前线程持有的数组未进行修改过, casCellsBusy()
通过 CAS操作
去获取锁。但是里面的 if条件
又再次判断了 cell==as
,这一点是不是很奇怪?通过画图来说明下问题:
cells==as双重判断说明.png
如果上面条件都执行成功就会执行数组的初始化及赋值操作, Cell[] rs = new Cell[2]
表示数组的长度为2, rs[h & 1] = new Cell(x)
表示创建一个新的 Cell元素
, value是x值,默认为1。
h & 1
类似于我们之前 HashMap
或者 ThreadLocal
里面经常用到的计算散列桶 index
的算法,通常都是 hash & (table.len - 1)
,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执行完成后直接退出 for循环
。
CASE3执行条件和实现原理:
else if (casBase(v = base, ((fn == null) ? v + x : fn.applyAsLong(v, x)))) break;
进入到这里说明 cells
正在或者已经初始化过了,执行 caseBase()
方法,通过 CAS操作
来修改 base
的值,如果修改成功则跳出循环,这个 CAS
E只有在初始化 Cell数组
的时候,多个线程尝试 CAS
修改 cellsBusy
加锁的时候,失败的线程会走到这个分支,然后直接 CAS
修改 base
数据。
CASE1 实现原理:
分析完了 CASE2和CASE3
,我们再折头回看一下 CASE1
,进入 CASE1
的前提是: cells数组
不为空,已经完成了初始化赋值操作。
接着还是一点点往下拆分代码,首先看第一个判断分支 CASE1.1
:
if ((a = as[(n - 1) & h]) == null) { if (cellsBusy == 0) { Cell r = new Cell(x); if (cellsBusy == 0 && casCellsBusy()) { boolean created = false; try { Cell[] rs; int m, j; if ((rs = cells) != null && (m = rs.length) > 0 && rs[j = (m - 1) & h] == null) { rs[j] = r; created = true;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if (created) break; continue; } } collide = false; }
这个if条件中 (a = as[(n - 1) & h]) == null
代表当前线程对应的数组下标位置的 cell
数据为 null
,代表没有线程在此处创建 Cell
对象。
接着判断 cellsBusy==0
,代表当前锁未被占用。然后新创建 Cell对象
,接着又判断了一遍 cellsBusy == 0
,然后执行 casCellsBusy()
尝试通过CAS操作修改 cellsBusy=1
,加锁成功后修改扩容意向 collide = false;
for (;;) { if ((rs = cells) != null && (m = rs.length) > 0 && rs[j = (m - 1) & h] == null) { rs[j] = r; created = true; } if (created) break; continue; }
上面代码判断当前线程 hash
后指向的数据位置元素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将 cell
数据放入数组中,跳出循环。如果不为空则继续循环。
CASE1.1.png
继续往下看代码, CASE1.2 :
else if (!wasUncontended) wasUncontended = true; h = advanceProbe(h);
wasUncontended
表示 cells
初始化后,当前线程竞争修改失败 wasUncontended =false
,这里只是重新设置了这个值为 true
,紧接着执行 advanceProbe(h)
重置当前线程的 hash
,重新循环。
接着看CASE1.3:
else if (a.cas(v = a.value, ((fn == null) ? v + x : fn.applyAsLong(v, x)))) break;
进入 CASE1.3
说明当前线程对应的数组中有了数据,也重置过 hash值
,这时通过CAS操作尝试对当前数中的 value值
进行累加x操作,x默认为1,如果 CAS
成功则直接跳出循环。
CASE1.3.png
接着看CASE1.4:
else if (n >= NCPU || cells != as) collide = false;
如果 cells数组
的长度达到了 CPU核心数
,或者 cells
扩容了,设置扩容意向 collide为false
并通过下面的 h = advanceProbe(h)
方法修改线程的 probe
再重新尝试
至于这里为什么要提出和 CPU数量
做判断的问题:每个线程会通过线程对 cells[threadHash%cells.length]
位置的 Cell
对象中的 value
做累加,这样相当于将线程绑定到了 cells
中的某个 cell
对象上,如果超过 CPU数量
的时候就不再扩容是因为 CPU
的数量代表了机器处理能力,当超过 CPU
数量时,多出来的 cells
数组元素没有太大作用。
多线程更新Cell.png
接着看CASE1.5:
else if (!collide) collide = true;
如果扩容意向 collide
是 false
则修改它为 true
,然后重新计算当前线程的 hash
值继续循环,在 CASE1.4
中,如果当前数组的长度已经大于了 CPU
的核数,就会再次设置扩容意向 collide=false
,这里的意义是保证扩容意向为 false
后不再继续往后执行 CASE1.6
的扩容操作。
接着看CASE1.6分支:
else if (cellsBusy == 0 && casCellsBusy()) { try { if (cells == as) { Cell[] rs = new Cell[n << 1]; for (int i = 0; i < n; ++i) rs[i] = as[i]; cells = rs; } } finally { cellsBusy = 0; } collide = false; continue; }
这里面执行的其实是扩容逻辑,首先是判断通过 CAS
改变 cellsBusy
来尝试加锁,如果 CAS
成功则代表获取锁成功,继续向下执行,判断当前的 cells
数组和最先赋值的 as
是同一个,代表没有被其他线程扩容过,然后进行扩容,扩容大小为之前的容量的两倍,这里用的按位左移1位来操作的。
Cell[] rs = new Cell[n << 1];
扩容后再将之前数组的元素拷贝到新数组中,释放锁设置 cellsBusy = 0
,设置扩容状态,然后继续循环执行。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分析完了 longAccumulate()
所有的逻辑,逻辑分支挺多,仔细分析看看其实还是挺清晰的,流程图如下:
流程图.png
我们再举一些线程执行的例子里面场景覆盖不全,大家可以按照这种模式自己模拟场景分析代码流程:
多线程执行示例.png
如有问题也请及时指出,我会第一时间更正,不胜感激!
LongAdder的sum方法
当我们最终获取计数器值时,我们可以使用 LongAdder.longValue()
方法,其内部就是使用 sum
方法来汇总数据的。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LongAdder.sum()
:
public long sum() { Cell[] as = cells; Cell a; long sum = base; if (as != null) { for (int i = 0; i < as.length; ++i) { if ((a = as[i]) != null) sum += a.value; } } return sum; }
实现很简单,base + ,遍历 cells
数组中的值,然后累加。
AtomicLong可以弃用了吗?
看上去 LongAdder
的性能全面超越了 AtomicLong
,而且阿里巴巴开发手册也提及到 推荐使用 LongAdder 对象,比 AtomicLong 性能更好(减少乐观 锁的重试次数) ,但是我们真的就可以舍弃掉 LongAdder
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看场景来使用,如果是并发不太高的系统,使用 AtomicLong
可能会更好一些,而且内存需求也会小一些。
我们看过 sum()
方法后可以知道 LongAdder
在统计的时候如果有并发更新,可能导致统计的数据有误差。
而在高并发统计计数的场景下,才更适合使用 LongAdder
。
总结
LongAdder
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利用空间来换时间,将热点 value
分散成一个 Cell列表来承接并发的CAS ,以此来提升性能。
LongAdder
的原理及实现都很简单,但其设计的思想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
YDzI1K.png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教你写一个弹幕库,确定不了解一下?
- 系统蓝屏的几种姿势,确定不了解下么?
- 你确定不来了解下 Redis 字符串的原理吗
- 你确定真的了解 Java 四种引用(强引用、弱引用、软引用、虚引用)了吗?
- 确定技术任务 了解区块链限制 开发区块链之前 你该做哪些设计和准备工作?
- AI峰谷有时,如何抓住确定性探讨不确定性?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HTML 代码
html转js在线工具
html转js在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