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内容简介:熟悉Kubernetes的都对PV、PVC以及StorageClass不陌生,我们经常用到,因此这里不再详细介绍PV、PVC以及StorageClass的用法,仅简单聊聊为什么需要引入这三个概念。我们看下最早期Pod使用Volume的写法: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Kubernetes存储介绍

为何引入PV、PVC以及StorageClass?

熟悉Kubernetes的都对PV、PVC以及StorageClass不陌生,我们经常用到,因此这里不再详细介绍PV、PVC以及StorageClass的用法,仅简单聊聊为什么需要引入这三个概念。

我们看下最早期Pod使用Volume的写法: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pod

spec:

containers:

- image: ...

name: test-pod

volumeMounts:

- mountPath: /data

  name: data

volumes:

- name: data

capacity:

  storage: 10Gi

cephfs:

  monitors:

  - 172.16.0.1:6789

  - 172.16.0.2:6789

  - 172.16.0.3:6789

  path: /opt/eshop_dir/eshop

  user: admin

  secretRef:

    name: ceph-secret

这种方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 Pod声明与底层存储耦合在一起,每次声明Volume都需要配置存储类型以及该存储插件的一堆配置,如果是第三方存储,配置会非常复杂。
  • 开发人员的需求可能只是需要一个20GB的卷,这种方式却不得不强制要求开发人员了解底层存储类型和配置。

比如前面的例子中每次声明Pod都需要配置Ceph集群的mon地址以及secret,特别麻烦。

于是引入了PV(Persistent Volume),PV其实就是把Volume的配置声明部分从Pod中分离出来: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cephfs

spec:

capacity:

storage: 10Gi

accessModes:

- ReadWriteMany

cephfs:

monitors:

- 172.16.0.1:6789

- 172.16.0.2:6789

- 172.16.0.3:6789

path: /opt/eshop_dir/eshop

user: admin

secretRef:

  name: ceph-secret

我们发现PV的spec部分几乎和前面Pod的Volume定义部分是一样的。

有了PV,在Pod中就可以不用再定义Volume的配置了,直接引用即可,Volume定义和Pod松耦合了。

但是这没有解决Volume定义的第二个问题,存储系统通常由运维人员管理,开发人员并不知道底层存储配置,也就很难去定义好PV。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PVC(Persistent Volume Claim),声明与消费分离,开发与运维责任分离。

运维人员负责存储管理,可以事先根据存储配置定义好PV,而开发人员无需了解底层存储配置,只需要通过PVC声明需要的存储类型、大小、访问模式等需求即可,然后就可以在Pod中引用PVC,完全不用关心底层存储细节。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cephfs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Many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8Gi

PVC会根据声明的大小、存储类型(如storageClassName)、accessModes等关键字查找PV,如果找到了匹配的PV,则会与之关联。

通过PV以及PVC,开发人员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没有解决运维人员的问题。运维人员需要维护一堆PV列表和配置,如果PV不够用需要手动创建新的PV,PV空闲了还需要手动去回收,管理效率太低了。

于是又引入了StorageClass,StorageClass类似声明了一个非常大的存储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参数是provisioner,这个provisioner声明了谁来提供存储源,我们熟悉的OpenStack Cinder、Ceph、AWS EBS等都是provisioner。

kind: StorageClass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metadata:

name: aws-gp2

provisioner: kubernetes.io/aws-ebs

parameters:

type: gp2

fsType: ext4

有了StorageClass后,Kubernetes会根据开发人员定义的PVC中声明的StorageClassName以及大小等需求自动创建PV,即Dynamic Provisioning。

而运维人员只需要声明好StorageClass以及Quota配额,无需维护PV。

通过PV、PVC以及StorageClass,开发和运维的工作彻底解放了。

Kubernetes存储方案发展过程概述

我们知道Kubernetes存储最开始是通过Volume Plugin实现集成外部存储系统,即不同的存储系统对应不同的Volume Plugin。

Volume Plugin实现代码全都放在了Kubernetes主干代码中(in-tree),也就是说这些插件与核心Kubernetes二进制文件一起链接、编译、构建和发布。

这种方案至少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 在Kubernetes中添加新存储系统支持需要在核心Kubernetes增加插件代码,随着存储插件越来越多,Kubernetes代码也会变得越来越庞大。
  • Kubernetes与具体的存储Plugin耦合在一起,一旦存储接口发生任何变化都需要重新修改Plugin代码,也就是说不得不修改Kubernetes代码,这会导致Kubernetes代码维护越来越困难。
  • 如果Plugin有bug或者存储系统故障导致crash,可能导致整个Kubernetes集群整体crash。
  • 这些插件运行时无法做权限管控,具有Kubernetes所有组件的所有权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 插件的实现必须通过Golang语言编写并与Kubernetes一起开源,可能对一些厂商不利。

因此从1.8开始,Kubernetes停止往Kubernetes代码中增加新的存储支持, 并推出了一种新的插件形式支持外部存储系统,即FlexVolume,不过FlexVolume其实在1.2就提出了。

FlexVolume类似于CNI插件,通过外部脚本集成外部存储接口,这些脚本默认放在/usr/libexec/kubernetes/kubelet-plugins/volume/exec/,需要安装到所有Node节点上。

这样每个存储插件只需要通过外部脚本(out-of-tree)实现attach、detach、mount、umount等接口即可集成第三方存储,不需要动Kubernetes源码,可以参考官方的一个 LVM FlexVolume Demo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问题:

  • 脚本文件放在host主机上,因此驱动不得不通过访问宿主机的根文件系统去运行脚本。
  • 这些插件如果还有第三方程序依赖或者OS兼容性要求,还需要在所有的Node节点安装这些依赖并解决兼容问题。

因此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in-tree的问题,但显然这种方式用起来不太优雅,不太原生。

因此Kubernetes从1.9开始又引入了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CSI)容器存储接口,并于1.13版本正式GA。

CSI的实现方案和CRI类似通过gRPC与Volume Driver进行通信,存储厂商需要实现三个服务接口Identity Service、Controller Service、Node Service:

  • Identity Service用于返回一些插件信息;
  • Controller Service实现Volume的CURD操作;
  • Node Service运行在所有的Node节点,用于实现把Volume挂载在当前Node节点的指定目录,该服务会监听一个Socket,controller通过这个Socket进行通信,可以参考官方提供的样例 CSI Hostpath driver Sample

更多有关CSI介绍可以参考官方的设计文档 CSI Volume Plugins in Kubernetes Design Doc

通过CSI基本解决了如上in-tree以及FlexVolume的大多数问题,未来Kubernetes会把in-tree的存储插件都迁移到CSI。

当然Flex Volume Plugin也会与新的CSI Volume Plugin并存以便兼容现有的第三方FlexVolume存储插件。

为什么需要云原生分布式存储

通过CSI接口或者Flex Volume Plugin解决了Kubernetes集成外部存储的问题,目前Kubernetes已经能够支持非常多的外部存储系统了,如NFS、GlusterFS、Ceph、OpenStack Cinder等,这些存储系统目前主流的部署方式还是运行在Kubernetes集群之外单独部署和维护,这不符合All In Kubernetes的原则。

如果已经有分布式存储系统还好,可以直接对接。但如果没有现成分布式存储,则不得不单独部署一套分布式存储。

很多分布式存储部署相对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Ceph。而Kubernetes天生就具有快速部署和编排应用的能力,如果能把分布式存储的部署也通过Kubernetes编排管理起来,则显然能够大大降低分布式存储的部署和维护成本,甚至可以使用一条apply命令就可以轻松部署一个Ceph集群。

这主要有两种实现思路:

  • 第一种思路就是重新针对云原生平台设计一个分布式存储,这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组件是微服务化的,能够复用Kubernetes的调度、故障恢复和编排等能力,如后面要介绍的Longhorn、OpenEBS。
  • 另一种思路就是设计微服务组件把已有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包装管理起来,使原来的分布式存储可以适配运行在Kubernetes平台上,实现通过Kubernetes管理原有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如后面要介绍的Rook。

Container Attached Storage,容器存储的未来?

我们知道组成云计算的三大基石为计算、存储和网络,Kubernetes计算(Runtime)、存储(PV/PVC)和网络(Subnet/DNS/Service/Ingress)的设计都是开放的,可以集成不同的方案,比如网络通过CNI接口支持集成Flannel、Calico等网络方案,运行时(Runtime)通过CRI支持 Docker 、Rkt、Kata等运行时方案,存储通过Volume Plugin支持集成如AWS EBS、Ceph、OpenStack Cinder等存储系统。

但是我们发现目前主流的方案中存储与计算、网络稍有不同,计算和网络都是以微服务的形式通过Kubernetes统一编排管理的,即Kubernetes既是计算和存储的消费者,同时也是计算和存储的编排者和管理者。

而存储则不一样,虽然Kubernetes已经设计了PV/PVC机制来管理外部存储,但只是弄了一个标准接口集成,存储本身还是通过独立的存储系统来管理,Kubernetes根本不知道底层存储是如何编排和调度的。

社区认为既然计算和存储都由我Kubernetes统一编排了,是不是存储也考虑下?

于是社区提出了Container Attached Storage(CAS)理念,这个理念的目标就是利用Kubernetes来编排存储,从而实现我Kubernetes编排一切,这里的一切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当然更高一层的还包括应用、服务、软件等。

这个方案如何实现呢?CAS提出如下方案:

  • 每个Volume都由一个轻量级的Controller来管理,这个Controller可以是一个单独的Pod。
  • 这个Controller与使用该Volume的应用Pod在同一个Node(Sidecar模式)。
  • 不同的Volume的数据使用多个独立的Controller Pod进行管理。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AS

由于Pod是通过Kubernetes编排与调度的,因此毫无疑问通过这种形式其实就实现了Kubernetes编排和调度存储: )

Kubernetes毕竟是目前主流趋势,通过Kubernetes编排和管理存储也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OpenEBS就是CAS的一种开源实现,商业存储如PortWorx、StorageOS也是基于CAS模式的。

更多关于CAS的可以参考CNCF官宣文章 Container Attached Storage: A Primer

简单好用的Longhorn

Longhorn简介

Longhorn 在我之前的文章轻量级Kubernetes k3s初探已经简单介绍过,最初由Rancher公司开发并贡献给社区,专门针对Kubernetes设计开发的云原生分布式块存储系统,因此和Kubernetes契合度很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本身就直接运行在Kubernetes平台上,通过容器和微服务的形式运行;其二是能很好的与PV/PVC结合。

与其他分布式存储系统最大的不同点是,Longhorn并没有设计一个非常复杂的控制器来管理海量的Volume数据卷,而是将控制器拆分成一个个非常轻量级的微控制器,这些微控制器能够通过Kubernetes、Mesos等平台进行编排与调度。

每个微控制器只管理一个Volume,换句话说,一个Volume一个控制器,每个Volume都有自己的控制器,这种基于微服务的设计使每个volume相对独立,控制器升级时可以先选择一部分卷进行操作,如果升级出现问题,可以快速选择回滚到旧版本,升级过程中只可能会影响正在升级的volume,而不会导致其他volume IO中断。

Longhorn的实现和CAS的设计理念基本是一致的,相比Ceph来说会简单很多,而又具备分布式块存储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

  • 支持多副本,不存在单点故障;
  • 支持增量快照;
  • 支持备份到其他外部存储系统中,比如S3;
  • 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
  • ……

我觉得Longhorn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功能是内置了一个Web UI,通过UI能够很方便的管理Node、Volume以及Backup,不得不说Longhorn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根据官方的说法,Longhorn并不是为了取代其他分布式块存储系统,而是为了设计一个更简单的适合容器环境的块存储系统,其他分布式存储有的一些高级功能Longhorn并没有实现,比如去重(Deduplication)、压缩、分块、多路径等。

Longhorn存储管理机制比较简单,当在Longhorn中Node节点增加物理存储时,其本质就是把Node对应的路径通过HostPath挂载到Pod中,我们可以查看该路径的目录结构,在replicas目录中一个Volume一个子目录,文件内容如下:

# find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volume.meta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volume-head-000.img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revision.counter

replicas/int32bit-volume-3-ab6717d6/volume-head-000.img.meta

其中int32bibt-volume-3是Volume名称,ab6717d6对应副本名称,子目录中包含一些Volume的metadata以及img文件,而img文件其实就是一个raw格式文件:

# qemu-img info volume-head-000.img

image: volume-head-000.img

file format: raw

virtual size: 20G (21474836480 bytes)

disk size: 383M

raw格式其实就是Linux Sparse稀疏文件,由于单个文件大小受文件系统和分区限制,因此Longhorn volume会受单个磁盘的大小和性能的限制,不过我觉得Kubernetes Pod其实也很少需要用到特别大的Volume。

更多关于Longhorn的技术实现原理可以参考官宣文章 Announcing Longhorn: an open source project for microservices-based distributed block storage

Longhorn部署

Longhorn部署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kubectl apply命令: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onghorn/longhorn/master/deploy/longhorn.yaml

创建完后就可以通过Service或者Ingress访问它的UI了: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Longhorn WebUI

在Node页面可以管理节点以及物理存储,Volume页面可以管理所有的Volumes,Backup可以查看备份等。

Volume详情页面可以查看Volume的挂载情况、副本位置、对应的PV/PVC以及快照链等: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Longhorn Volume

除此之外,Longhorn还支持创建备份计划,可以通过cron指定时间点或者定时对Volume进行快照或者备份到S3中。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Longhorn backup

Kubernetes集成Longhorn存储

Longhorn既支持FlexVolume也支持CSI接口,安装时会自动根据Kubernetes版本选择FlexVolume或者CSI。

Kubernetes集成Longhorn,根据前面对StorageClass的介绍,我们需要先安装Longhorn StorageClass:

kubectl create -f \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onghorn/longhorn/master/examples/storageclass.yaml

声明一个20Gi的PVC:

# kubectl apply -f -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longhorn-volv-pvc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storageClassName: longhorn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2Gi

创建Pod并使用新创建的PVC:

# kubectl apply -f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volume-longhorn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volume-longhorn

image: jocatalin/kubernetes-bootcamp:v1

volumeMounts:

- name: volv

  mountPath: /data

volumes:

- name: volv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longhorn-volv-pvc

通过Longhorn Dashboard查看Volume状态已经挂载到Pod中: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Longhorn PVC

Longhorn Volume不仅可以通过PV形式挂载到Kubernetes容器,还可以直接通过ISCSI接口挂载到Node节点上: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longhorn_attach_to_host

此时可以通过lsblk在OS查看到块存储设备,通过iscsiadm命令可以查看Node节点连接的设备会话:

# lsblk -S

NAME HCTL       TYPE VENDOR   MODEL             REV TRAN

sda  0:0:0:1    disk IET      VIRTUAL-DISK     0001 iscsi

# iscsiadm  -m session

tcp: [3] 10.244.0.50:3260,1 iqn.2019-10.io.longhorn:int32bit-volume-1 (non-flash)

CAS开源实现OpenEBS

OpenEBS简介

OpenEBSMayaData (之前叫CloudByte)公司开源的云原生容器存储项目,命名上可能参考了AWS EBS(Elastic Block Storage)。

OpenEBS也是目前Container Attached Storage的一种开源实现方案,因此它直接运行在Kubernetes平台上,通过Kubernetes平台进行编排与调度。

OpenEBS支持如下三种存储类型,分别为cStor、Jiva以及LocalPV。

Jiva

后端实现其实就是前面介绍的Longhorn,也就是使用了raw格式sparse稀疏文件作为虚拟磁盘实现容器Volume,这个和虚拟机的本地虚拟磁盘实现类似,可以通过qemu-img info查看Volume分配的虚拟大小以及实际使用的空间,稀疏文件默认路径为/var/openebs,所以Volume的容量总大小取决于这个路径挂载的文件系统大小。

实现上使用了Longhorn早期版本设计,即一个3副本的Volume会有4个Pod控制器管理,一个是主控制器,三个副本控制器,其中主控制器运行了iSCSI Target服务,通过Service暴露ISCSI 3260端口,主控制器会把IO复制到所有副本的控制器。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OpenEBS Jiva

cStor

这是OpenEBS最推荐的存储类型,测试最完备,经过了生产部署考验,支持多副本、快照、克隆、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数据强一致性等高级特性。

和Jiva不一样的是,cStor使用了类似ZFS或者LVM的Pool的概念,BlockDevices就相当于LVM的PV,而Pool则类似LVM的VG概念,Volume类似LVM的LV,其中BlockDevice对应物理上的一块磁盘或者一个分区,多个BlockDevices组成Pool,这些BlockDevices如何存储落盘取决于Pool策略,cStor支持的Pool策略包括striped、mirrored、raidz、raidz2,这些概念都不陌生。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Stor Pool

Pool是一个单Node节点层面的概念而不是分布式的,创建一个cStor Pool实际上会在每个Node节点创建相同策略的Pool实例,因此即使使用striped策略,数据打散后也只是存储在本地的多块磁盘,不会跨节点存储,当然volume副本是跨节点的。

OpenEBS通过ISCSI接口实现Volume的挂载,每当创建一个cStor Volume,OpenEBS就会创建一个新的cStor target Pod,cStor target会创建对应的LUN设备。

cStor target除了负责LUN设备管理,还负责副本之间的数据同步,每当用户有数据写入时,cStor target会把数据拷贝到其他所有副本中去。

比如假设创建了一个三副本的cStor PV,当用户写入数据时,cStor target会同时往三个副本写入数据,只有等三个副本都写成功后,才会响应用户,因此显然OpenEBS是一个强一致性分布式存储系统。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stor-for-deployment

不过这也是cStor性能比较差的原因之一,它不像Ceph一样一个RBD image会分块存储在多个节点多个硬盘的多个OSD上,可以避免单节点的IO性能瓶颈问题。

LocalPV

LocalPV就是直接把本地磁盘(Local Disk)挂载到容器,这个其实就是Kubernetes LocalPV的增强版,因为直接读取本地磁盘,相对iSCSI需要走网络IO来说性能肯定是最好的,不过缺点是没有多副本、快照、克隆等高级特性。

OpenEBS部署

直接使用kubectl安装:

kubectl apply -f \

https://openebs.github.io/charts/openebs-operator-1.8.0.yaml

如上会把所有的/dev下的块设备都当作OpenEBS的block devices,建议修改下openebs-ndm-configConfigmap,通过path-filter指定分给OpenEBS的物理设备。

正如LVM有了PV还需要创建VG一样,cStor需要手动创建一个Pool:

apiVersion: openebs.io/v1alpha1

kind: StoragePoolClaim

metadata:

name: cstor-disk-pool

annotations:

cas.openebs.io/config: |

  - name: PoolResourceRequests

    value: |-

        memory: 2Gi

  - name: PoolResourceLimits

    value: |-

        memory: 4Gi

spec:

name: cstor-disk-pool

type: disk

poolSpec:

poolType: striped

blockDevices:

blockDeviceList:

- blockdevice-ad96d141bd7804554d431cb13e7e61bc

- blockdevice-b14cd44f3bfcbd94d3e0bda065f6e2bd

- blockdevice-e3a5cf960033d7a96fdee46a5baee9d2

其中poolType选择Pool策略,如果使用mirror需要注意每个Node的磁盘数量必须是偶数,这里我们选择striped,即数据会打散分布存储在Node Pool的所有磁盘。

blockDevices选择要放入该Pool的物理设备,这里作为测试每个Node节点只有一块盘,实际生产时应该至少使用3块盘以上,使用mirror则至少两块盘以上。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可用的blockDevices:

# kubectl get blockdevices --all-namespaces  -o wide

NAMESPACE   NAME                                           NODENAME                                             PATH           SIZE           CLAIMSTATE   STATUS   AGE

openebs     blockdevice-ad96d141bd7804554d431cb13e7e61bc   ip-192-168-193-6.cn-northwest-1.compute.internal     /dev/nvme0n1   107374182400   Claimed      Active   4d17h

openebs     blockdevice-b14cd44f3bfcbd94d3e0bda065f6e2bd   ip-192-168-193-172.cn-northwest-1.compute.internal   /dev/nvme0n1   107374182400   Claimed      Active   4d17h

openebs     blockdevice-e3a5cf960033d7a96fdee46a5baee9d2   ip-192-168-193-194.cn-northwest-1.compute.internal   /dev/nvme0n1   107374182400   Claimed      Active   4d17h

其中Claimed表示已分配,PATH对应物理设备路径。

使用CR cstorpools可以查看Pool:

# kubectl get cstorpools.openebs.io --all-namespaces

NAME                   ALLOCATED   FREE    CAPACITY   STATUS    READONLY   TYPE      AGE

cstor-disk-pool-9tey   272K        99.5G   99.5G      Healthy   false      striped   4m50s

cstor-disk-pool-lzg4   272K        99.5G   99.5G      Healthy   false      striped   4m50s

cstor-disk-pool-yme1   272K        99.5G   99.5G      Healthy   false      striped   4m50s

可见OpenEBS会在所有的Node节点创建Pool实例,与前面的解释一致。

Kubernetes集成OpenEBS块存储

本小节主要以cStor为例演示下如何使用OpenEBS,前面已经创建了cStor Pool,接下来只需要再创建对应的StorageClass即可: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kind: StorageClass

metadata:

name: cstor-disk-pool

annotations:

openebs.io/cas-type: cstor

cas.openebs.io/config: |

  - name: StoragePoolClaim

    value: "cstor-disk-pool"

  - name: ReplicaCount

    value: "3"

provisioner: openebs.io/provisioner-iscsi

其中StoragePoolClaim指定使用的Pool名称,ReplicaCount指定Volume的副本数。

创建完StorageClass后就可以创建PVC了: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test-openebs-cstor

namespace: default

spec:

storageClassName: cstor-disk-pool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50Gi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openebs-cstor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openebs-cstor

image: jocatalin/kubernetes-bootcamp:v1

volumeMounts:

- name: test-openebs-cstor

  mountPath: /data

volumes:

- name: test-openebs-cstor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test-openebs-cstor

每创建一个PV,OpenEBS就会创建一个Target Pod,这个Pod通过一个单副本的Deployment管理,这个Pod会创建一个LUN并export,通过Service暴露iSCSI端口:

# kubectl get pvc --all-namespaces

NAMESPACE   NAME                 STATUS   VOLU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STORAGECLASS      AGE

default     test-openebs-cstor   Bound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   50Gi       RWO            cstor-disk-pool   31m

# kubectl get pod -n openebs | grep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target-55bb467574mf7hf   3/3     Running   1          31m

# kubectl get deployments.apps -n openebs | grep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target   1/1     1            1           32m

# kubectl get svc -n openebs | grep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

pvc-6673e311-0db1-4f15-b480-aafb16a72d46   ClusterIP   10.96.24.35      <none>        3260/TCP,7777/TCP,6060/TCP,9500/TCP   32m

毫无疑问,OpenEBS的所有服务运行、存储调度、服务之间通信以及存储的管理都是通过Kubernetes完成的,它就像集成到Kubernetes的一个内嵌功能一样,一旦配置完成,基本不需要额外的运维和管理。

一个Volume对应一个Target Pod,这完全遵循了CAS的设计理念。

让分布式存储简化管理的Rook

Rook简介

Rook 也是目前开源中比较流行的云原生存储编排系统,它和之前介绍的LongHorn和OpenEBS不一样,它的目标并不是重新造轮子实现一个全新的存储系统,最开始Rook项目仅仅专注于如何实现把Ceph运行在Kubernetes平台上。

随着项目的发展,格局也慢慢变大,仅仅把Ceph搞定是不够的,项目当前的目标是将外部已有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在云原生平台托管运行起来,借助云原生平台具有的自动化调度、故障恢复、弹性扩展等能力实现外部存储系统的自动管理、自动弹性扩展以及自动故障修复。

按照官方的说法,Rook要把原来需要对分布式存储系统手动做的一些运维工作借助云原生平台能力(如Kubernetes)实现自动化,这些运维工作包括部署、初始化、配置、扩展、升级、迁移、灾难恢复、监控以及资源管理等,这种自动化甚至不需要人去手动触发,而是云原生平台自动触发的,因此叫做self-managing,真正实现NoOpts。

比如集群增加一块磁盘,Rook能自动初始化为一个OSD,并自动加入到合适的故障域中,这个OSD在Kubernetes中是以Pod的形式运行的。

目前除了能支持编排管理Ceph集群,还支持:

  • EdgeFS
  • CockroachDB
  • Cassandra
  • NFS
  • Yugabyte DB

不同的存储通过不同的Operator实现,但使用起来基本一致,Rook屏蔽了底层存储系统的差异。

Rook部署

安装部署Rook非常简单,以Ceph为例,只需要安装对应的Operator即可:

git clone --single-branch --branch release-1.3 \

https://github.com/rook/rook.git

cd rook/cluster/examples/kubernetes/ceph

kubectl create -f common.yaml

kubectl create -f operator.yaml

kubectl create -f cluster.yaml

通过Rook管理Ceph,理论上不需要直接通过Ceph Client命令行接口与Ceph集群直接交互。不过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简单配置:

kubectl create -f toolbox.yaml # 安装Ceph client工具

export CEPH_TOOL_POD=$(kubectl -n rook-ceph \

get pod -l "app=rook-ceph-tools" \

-o jsonpath='{.items[0].metadata.name}')

alias ceph="kubectl -n rook-ceph exec -it $CEPH_TOOL_POD -- ceph"

alias rbd="kubectl -n rook-ceph exec -it $CEPH_TOOL_POD -- rbd"

使用Ceph命令查看集群状态:

# ceph osd df

ID CLASS WEIGHT REWEIGHT SIZE RAW USE DATA OMAP META AVAIL %USE VAR PGS STATUS

               TOTAL  0 B     0 B  0 B  0 B  0 B   0 B    0

MIN/MAX VAR: -/-  STDDEV: 0

我们发现Ceph集群是空的,没有任何OSD,这是因为我的机器没有裸磁盘(即没有安装任何文件系统的分区)。

DeamonSet rook-discover会定时监视Node节点是否有新的磁盘,一旦有新的磁盘,就会自动启动一个Job进行OSD初始化。如下是Node节点增加磁盘的结果: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eph osd prepare

如果运行在公有云上,Rook还会根据节点的Region以及AZ自动放到不同的故障域,不需要手动调整crushmap: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eph osd tree

如图,由于我的测试集群部署在AWS上,并且三个节点都放在了一个AZ上,因此三个OSD都在zone cn-northwest-1b中,实际生产环境不推荐这么做。

我们发现整个磁盘以及OSD初始化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这就是所谓的self-manage。

想想我们平时在做Ceph集群扩容,从准备磁盘到crushmap配置,没有半个小时是搞不定的,而通过Rook我们几乎不用操心OSD是如何加到集群的。

Rook默认还会安装Ceph Dashboard,可以通过Kubernetes Service rook-ceph-mgr-dashboard进行访问,admin的密码保存在secret rook-ceph-dashboard-password中,可通过如下命令获取:

kubectl -n rook-ceph get secret rook-ceph-dashboard-password \

-o jsonpath="{['data']['password']}" \

| base64 --decode && echo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eph Dashboard

Rook会把Ceph集群的监控导出,便于与Prometheus集成。

Kubernetes集成Rook Ceph存储

Longhorn、OpenEBS都只提供了块存储接口,意味着一个Volume只能挂载到一个Pod,而Rook Ceph则同时提供了块存储、共享文件系统存储以及对象存储接口,其中共享文件系统存储以及对象存储都能实现跨节点的多个Pod共享。

接下来我们通过例子演示下如何使用。

块存储

Ceph通过RBD实现块存储,首先我们在Kubernetes上安装StorageClass:

kubectl create -f \

cluster/examples/kubernetes/ceph/csi/rbd/storageclass.yaml

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Ceph Pool,当然我们可以通过ceph osd pool create命令手动创建,但这样体现不了self-managing,我们应该屏蔽Ceph集群接口,直接使用Kubernetes CRD进行声明:

# kubectl apply -f -

apiVersion: ceph.rook.io/v1

kind: CephBlockPool

metadata:

name: replicapool

namespace: rook-ceph

spec:

failureDomain: host

replicated:

size: 3

通过如上方式,我们基本不需要使用Ceph命令,即创建了一个3副本的rbd pool。

可以通过kubectl get cephblockpools查看Pool列表:

# kubectl get cephblockpools

NAME          AGE

replicapool   107s

创建一个Pod使用CephBlockPool新建Volume:

# kubectl apply -f -

---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test-ceph-blockstorage-pvc

spec:

storageClassName: rook-ceph-block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20Gi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ceph-blockstorage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ceph-blockstorage

image: jocatalin/kubernetes-bootcamp:v1

volumeMounts:

- name: volv

  mountPath: /data

volumes:

- name: volv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test-ceph-blockstorage-pvc

输出结果如下:

# kubectl get pod test-ceph-blockstorage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test-ceph-blockstorage   1/1     Running   0          5m4s

# kubectl get pvc

NAME                         STATUS   VOLU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STORAGECLASS      AGE

test-ceph-blockstorage-pvc   Bound    pvc-6ff56a06-86a1-437c-b04f-62bb18e76375   20Gi       RWO            rook-ceph-block   5m8s

# rbd -p replicapool ls

csi-vol-e65ec8ef-7cc1-11ea-b6f8-ce60d5fc8330

从输出结果可见PV volume对应Ceph的一个RBD image。

共享文件系统存储

共享文件系统存储即提供文件系统存储接口,我们最常用的共享文件系统存储如NFS、CIFS、GlusterFS等,Ceph通过CephFS实现共享文件系统存储。

和创建Ceph Pool一样,同样使用Kubernetes即可声明一个共享文件系统实例,完全不需要调用Ceph接口:

apiVersion: ceph.rook.io/v1

kind: CephFilesystem

metadata:

name: myfs

namespace: rook-ceph

spec:

metadataPool:

replicated:

  size: 3

dataPools:

- replicated:

    size: 3

preservePoolsOnDelete: true

metadataServer:

activeCount: 1

activeStandby: true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mds服务是否就绪:

# kubectl -n rook-ceph get pod -l app=rook-ceph-m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rook-ceph-mds-myfs-a-f87d59467-xwj84   1/1     Running   0          32s

rook-ceph-mds-myfs-b-c96645f59-h7ffr   1/1     Running   0          32s

# kubectl get cephfilesystems.ceph.rook.io

NAME   ACTIVEMDS   AGE

myfs   1           111s

创建cephfs StorageClass: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kind: StorageClass

metadata:

name: rook-cephfs

provisioner: rook-ceph.cephfs.csi.ceph.com

parameters:

clusterID: rook-ceph

fsName: myfs

pool: myfs-data0

csi.storage.k8s.io/provisioner-secret-name: rook-csi-cephfs-provisioner

csi.storage.k8s.io/provisioner-secret-namespace: rook-ceph

csi.storage.k8s.io/controller-expand-secret-name: rook-csi-cephfs-provisioner

csi.storage.k8s.io/controller-expand-secret-namespace: rook-ceph

csi.storage.k8s.io/node-stage-secret-name: rook-csi-cephfs-node

csi.storage.k8s.io/node-stage-secret-namespace: rook-ceph

reclaimPolicy: Delete

allowVolumeExpansion: true

mountOptions:

我们知道CephFS是共享文件系统存储,支持多个Pod共享,首先我们创建一个ReadWriteMany的PVC: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cephfs-pvc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Many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Gi

storageClassName: rook-cephfs

通过Deployment创建三个Pod共享这个PVC: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cephfs-demo

labels:

k8s-app: cephfs-demo

kubernetes.io/cluster-service: "true"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k8s-app: cephfs-demo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k8s-app: cephfs-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cephfs-demo

    image: jocatalin/kubernetes-bootcamp:v1

    volumeMounts:

    - name: volv

      mountPath: /data

  volumes:

  - name: volv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cephfs-pvc

      readOnly: false

等待Pod初始完成后,我们从其中一个Pod写入数据,看另一个Pod能否看到写入的数据: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ephFS Demo

如上图,我们往Pod cephfs-demo-5799fcbf58-2sm4b写入数据,从cephfs-demo-5799fcbf58-bkw9f可以读取数据,符合我们预期。

在Ceph Dashboard中我们也可以看到myfs实例一共有3个 clients: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CephFS Dashboard

对象存储

Ceph通过RGW实现对象存储接口,RGW兼容AWS S3 API,因此Pod可以和使用S3一样使用Ceph RGW,比如 Python 可以使用boto3 SDK对桶和对象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RGW网关:

apiVersion: ceph.rook.io/v1

kind: CephObjectStore

metadata:

name: my-store

namespace: rook-ceph

spec:

metadataPool:

failureDomain: host

replicated:

  size: 3

dataPool:

failureDomain: host

erasureCoded:

  dataChunks: 2

  codingChunks: 1

preservePoolsOnDelete: true

gateway:

type: s3

sslCertificateRef:

port: 80

securePort:

instances: 1

网关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创建bucket了,虽然bucket不是Volume,但Rook也把bucket抽象封装为StorageClass: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kind: StorageClass

metadata:

name: rook-ceph-bucket

provisioner: ceph.rook.io/bucket

reclaimPolicy: Delete

parameters:

objectStoreName: my-store

objectStoreNamespace: rook-ceph

region: us-east-1

接下来就像声明PVC一样创建bucket了,不过不叫PVC,而是叫OBC(Object Bucket Claim):

apiVersion: objectbucket.io/v1alpha1

kind: ObjectBucketClaim

metadata:

name: ceph-bucket

spec:

generateBucketName: ceph-bkt

storageClassName: rook-ceph-bucket

其中AK(Access key)以及SK(Secret key)保存在Secret ceph-bucket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获取:

export AWS_ACCESS_KEY_ID=$(kubectl -n default \

get secret ceph-bucket -o yaml \

| grep AWS_ACCESS_KEY_ID \

| awk '{print $2}' | base64 --decode)

export AWS_SECRET_ACCESS_KEY=$(kubectl -n default \

get secret ceph-bucket -o yaml \

| grep AWS_SECRET_ACCESS_KEY \

| awk '{print $2}' | base64 --decode)

# S3 Endpoint为Service rook-ceph-rgw-my-store地址

export AWS_ENDPOINT=http://$(kubectl get svc \

-n rook-ceph \

-l app=rook-ceph-rgw \

-o jsonpath='{.items[0].spec.clusterIP}')

此时就可以使用s3命令进行操作了: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aws_s3_ls

如上我们通过aws s3 cp命令上传了一个文本文件,通过aws s3 ls命令我们发现文件已经上传成功。

总结

通过Rook,我们几乎不需要直接对Ceph进行任何操作,Rook实现了Ceph对象对应的CRD,集群部署、配置、资源供给等操作都能通过Kubernetes CR进行声明,借助Kubernetes的能力实现了Ceph集群的self-managing、self-scaling以及self-healing。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PV/PVC/Storageclass、Kubernetes存储发展过程以及CAS存储方案,然后分别介绍了目前比较主流的开源云原生分布式存储Longhorn、OpenEBS以及Rook,其中Longhorn比较简单,并且提供了原生的WebUI,麻雀虽小五脏俱全。OpenEBS是CAS的开源实现方案,支持Jiva、cStor以及LocalPV存储后端,Rook Ceph则实现通过Kubernetes管理和运行Ceph集群。

网上有一篇文章 Storage on Kubernetes: OpenEBS vs Rook (Ceph) vs Rancher Longhorn 针对如上开源云原生存储方案以及部分商业产品的性能使用fio进行了测试,供参考。

如下表格中绿色表示性能表现最好,红色表示性能最差:

Kubernetes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介绍

性能对比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7luGj_QbncVkP0UWVPslUQ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ACM/ICPC程序设计与分析

ACM/ICPC程序设计与分析

沈云付 / 清华大学 / 2010-7 / 39.50元

《ACM/ICPC程序设计与分析(C++实现)》介绍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概况及程序设计基础,系统介绍数论、组合数学、动态规划、计算几何、搜索、图论和网络流等专题的典型算法,挑选历年竞赛中许多有代表性的竞赛题作为例题进行分析,便于学生编程时模仿学习。每章的例题和习题都配有输入输出样例,方便学生在编程时测试与调试程序。《ACM/ICPC程序设计与分析(C++实现)》以C++为程序设计语言,以提......一起来看看 《ACM/ICPC程序设计与分析》 这本书的介绍吧!

JS 压缩/解压工具
JS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JS 代码

随机密码生成器
随机密码生成器

多种字符组合密码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