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攻防对立。程序调试与反调试之间的对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安卓逆向工程实践中,通过修改和编译安卓内核源码来对抗反调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网上关于此类的资料比较少,且都是基于AOSP(即”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可以理解为原生安卓源码)进行修改,然后编译成二进制镜像再刷入Nexus 或者Pixel 等 谷歌亲儿子手机。但因为谷歌的亲儿子在国内没有行货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更多的是国产手机,而修改国产手机系统内核的教程却很少,加之部分国产手机的安卓内核和主线 AOSP 存在些许差异,照搬原生安卓代码的修改
0×00 写在前面
攻防对立。程序调试与反调试之间的对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安卓逆向工程实践中,通过修改和编译安卓内核源码来对抗反调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网上关于此类的资料比较少,且都是基于AOSP(即”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可以理解为原生安卓源码)进行修改,然后编译成二进制镜像再刷入Nexus 或者Pixel 等 谷歌亲儿子手机。但因为谷歌的亲儿子在国内没有行货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更多的是国产手机,而修改国产手机系统内核的教程却很少,加之部分国产手机的安卓内核和主线 AOSP 存在些许差异,照搬原生安卓代码的修改方法无法在国产手机上实现某些功能,甚至无法编译成功。所以本文以某国产手机为例,通过研究其内核源码,对关键代码进行分析、修改,编译内核、打包成刷机镜像,对全过程予以展示。
0×01 常见反调试手段及对抗策略简介
在安卓程序的开发过程中,反调试的手段有很多种,简单列举若干:
(1) 检测特定进程或端口号。 如 IDA Pro 在对安卓应用进行调试时,需要在手机端启动调试程序 android_server ,该调试程序默认开启端口23946。目标程序若发现手机里有 android_server 进程或开启了端口23946,目标程序就自动退出,以达到反调试的目的。
(2)检测某些关键文件的状态。如目标程序在调试状态时,Linux内核会向部分系统文件内写入一些进程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向 “ /proc/目标程序pid/status ” 这一文件的 TracerPid 字段写入调试进程的 pid 。有部分程序会检查这些字段,比如目标程序发现对应的 TracerPid 不等于 0 ,则说明自己本身正在被别的程序调试,比如:
(Pid为19707的进程正在被Pid为24741的进程调试)
(3) 检测软件断点。 在对目标程序进行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断点。有些程序会通过检测在调试状态下的软件断点(如读取ELF文件在内存中的某些地址是否存在断点指令)来判断自己是否正在被调试。
相应的,反调试的对抗策略也层出不穷。比如相针对以上第(2)种的反调试手段,在实战中存在有以下几种方案来对抗:
A.修改 Android 系统的 kernel 源码,对“进程状态”相关的函数源码进行修改,然后对内核源码进行重新编译并刷写到手机里以骗过反调试检测。
B.提取手机 boot.img ,用 工具 对 boot.img文件进行解包处理,解包之后得到 Android 的二进制内核文件。使用 IDA 对其进行逆向分析及修改某些位置,其实质也是修改内核“进程状态”相关函数,
C.hook 系统 fopen 函数,或者 hook 目标程序 对 /proc/pid/status 等文件的读取等,使其返回错误的值以骗过反调试检测。
综合以上方案,不难看出,在内核层面进行修改无疑为一劳永逸的办法。关于修改内核源码,网上当前的资料都是基于原生安卓源码进行修改。前面我们也说过,照搬原生安卓的修改办法,往往并不能在国产手机上通过。本文便采取以上第 A 种方案,通过修改 某手机 的内核源码,并在Ubuntu 上进行交叉编译,然后打包成刷机镜像,刷入手机,对抗反调试。
0×02 源码获取及修改
不同于 AOSP 大大方方的开源,国产手机的开源代码却有点”遮遮掩掩“,不太好找。(但是 小米手机 除外,小米的开源做的是越来越好了,在他们的Github 上公开了好多机型的代码。)而该手机的 kernel 源码就得在它的英文版网站上才能找到(以某手机为例):其内核源码下载 ,这个地址实在是不太好找。进入正题,我手头上的是 Android 7.0, EMUI 5.0 的系统,我们下载对应的 kernel 源码,然后解压到硬盘上,如图(本文的源码存放目录是 /home/lazarus/Huawei_Kernel/Code_Opensource ):
kernel 目录里是该手机 的内核源码,这是整个手机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着内存管理、CPU和进程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驱动、网络通信,以及系统的初始化(引导)、系统调用等。经过分析研究以及查阅资料得知,我们要修改的源文件位于 /Code_Opensource/kernel/fs/proc 目录下,array.c 和 base.c 这两个文件,总共3处需要修改,如图:
接下来,我们用文本编辑器分别打开这两个文件,开始进行如下修改:
第1处, /Code_Opensource/kernel/fs/proc/array.c (115行):
具体操作如下:
static const char * const task_state_array[] = { "R (running)", /* 0 */ "S (sleeping)", /* 1 */ "D (disk sleep)", /* 2 */ "T (stopped)", /* 4 */ "S (sleeping)", /* 1 */ //第二步,再加上一行,保持数组大小不变 // "t (tracing stop)", /* 8 */ //第一步,把这一行注释掉(或删掉) "X (dead)", /* 16 */ "Z (zombie)", /* 32 */ };
这一处操作是修改 Linux 内核对进程状态的描述,主要是改掉”t (tracing stop)”,这表示进程处于跟踪状态或者暂停状态,会写入进程状态的描述文件的。修改时要 注意 保持数组大小不变,因为后面的代码会检查这个数组大小,如果数组大小变动了,编译的时候会出错。
第2处, /Code_Opensource/kernel/fs/proc/array.c (163行):
具体操作如下:
tpid = 0; //添加上这一行,将 tpid 重新赋值为 0 seq_printf(m, "State:\t%s\n" "Tgid:\t%d\n" "Ngid:\t%d\n" "Pid:\t%d\n" "PPid:\t%d\n" "TracerPid:\t%d\n" "Uid:\t%d\t%d\t%d\t%d\n" "Gid:\t%d\t%d\t%d\t%d\n" "FDSize:\t%d\nGroups:\t", get_task_state(p), tgid, ngid, pid_nr_ns(pid, ns), ppid, tpid, from_kuid_munged(user_ns, cred->uid), from_kuid_munged(user_ns, cred->euid), from_kuid_munged(user_ns, cred->suid), from_kuid_munged(user_ns, cred->fsuid), from_kgid_munged(user_ns, cred->gid), from_kgid_munged(user_ns, cred->egid), from_kgid_munged(user_ns, cred->sgid), from_kgid_munged(user_ns, cred->fsgid), max_fds);
这一处操作是对 tpid 进行重新赋值。tpid 是描述进程状态的一个变量,它关联着进程状态描述的TracerPid 的值,表示 ptrace 对应的进程 id ,可以理解为如果目标程序处于调试状态,tpid的值 == 调试程序的pid;如果目标程序未处于调试状态,则 tpid 的值 == 0 。
第3处, /Code_Opensource/kernel/fs/proc/base.c (243行):
具体操作如下:
static int proc_pid_wchan(struct seq_file *m, struct pid_namespace *ns, struct pid *pid, struct task_struct *task) { unsigned long wchan; char symname[KSYM_NAME_LEN]; wchan = get_wchan(task); if (wchan && ptrace_may_access(task, PTRACE_MODE_READ_FSCREDS) && !lookup_symbol_name(wchan, symname)) //在此处增加代码如下: { if (strstr(symname, "trace")) { seq_printf(m, "%s", "sys_epoll_wait"); } //增加到到这里为止。 seq_printf(m, "%s", symname); } else seq_putc(m, '0'); return 0;
这一处操作是针对 proc_pid_wchan() 函数,它影响着 /proc/目标进程PID/wchan 这一文件,当进程处于调试状态下, wchan文件会显示ptrace_stop。
以上就是对两个文件的修改及简要讲解。注意:在修改代码时注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以免编译的时候报错。修改完毕之后,我们进入下一章,也就是紧张刺激的交叉编译环节。
0×03 交叉编译环境配置及编译流程
建议使用 Liunx 系统编译,我用的是 Ubuntu 。在开始编译之前,我们当然要先对编译环境进行一番配置。下载的源代码中有个 “ README_Kernel.txt ” 的文本文档,里面简要描述了编译要求,这里我们展开再详细讲一下。该文档是这么说的:
1. How to Build - get Toolchain From android git server, codesourcery and etc .. - aarch64-linux-android-4.9 - edit Makefile edit CROSS_COMPILE to right toolchain path(You downloaded). Ex) export PATH=$PATH:$(android platform directory you download)/prebuilts/gcc/linux-x86/aarch64/aarch64-linux-android-4.9/bin Ex) export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android- $ mkdir ../out $ make ARCH=arm64 O=../out merge_hi3650_defconfig $ make ARCH=arm64 O=../out -j8 2. Output files - Kernel : out/arch/arm64/boot/Image.gz - module : out/drivers/*/*.ko 3. How to Clean $ make ARCH=arm64 distclean $ rm -rf out
也就是说, 第一步 : 我们要先获得交叉编译的工具链(该手机是 aarch64 架构):
aarch64-linux-android-4.9
这个可以从网上下载,比如 Google 官方地址(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访问该URL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prebuilts/gcc/linux-x86/aarch64/aarch64-linux-android-4.9/
当然也可以从github等处找到。(我用的是之前编译 AOSP 时的工具链,所以我就没有再下载。)
下载后解压到某个目录,比如我的在 /home/lazarus/aarch64-linux-android-4.9 这个目录:
第二步 : 把工具链的路径放到系统变量里面,好让我们的操作系统在编译的时候知道去哪儿找到工具链。打开终端,输入如下命令:
export PATH=$PATH:/home/lazarus/aarch64-linux-android-4.9/bin
(你需要将 /home/lazarus/aarch64-linux-android-4.9 换成你自己的工具链存放路径)
第三步: 设置交叉编译参数,在刚才的终端里再输入
export CROSS_COMPILE=aarch64-linux-android-
(不知为何,有的时候在开始编译时 gcc会报错,这时把 CROSS_COMPILE 后面的参数设为了完整路径即:/home/lazarus/aarch64-linux-android-4.9/bin/aarch64-linux-android- 就好了 ……)
第4步:还记得我们下载的某手机kernel源码吗?我们在该终端内输入以下命令,来到kernel的源码目录:
cd /home/lazarus/Huawei_Kernel/Code_Opensource/kernel
第5步:按照 “ README_Kernel.txt ”的说明,在kernel 目录的上一级新建一个目录(或称之为文件夹也行),这个目录将用来存放我们编译出来的内核二进制文件:
mkdir ../out
第6步:设置编译参数,将目标文件存放路径设为刚才的 out 目录,编译设置从 merge_hi3650_defconfig 中读取:
make ARCH=arm64 O=../out merge_hi3650_defconfig
第7步:开始编译。输入以下命令,准备起飞吧!
make ARCH=arm64 O=../out -j8
第1~7步的输入如下图所示:
经过一番等待,编译完成后,我们最会在 ~/Code_Opensource/out/arch/arm64/boot 目录中发现 Image.gz 这一文件,这个就是编译完成后的二进制内核文件——的压缩包。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内核放到手机系统里,让它跑起来就行了。不过……这个压缩包怎么写入手机系统里面呢?这是系统内核,可不是简单复制粘贴就能完事儿的。我们且看下一章节。
0×04 将内核刷入手机
经常刷机的朋友们想必知道 fastboot 。在安卓手机中,fastboot 是一种比 recovery 更底层的刷机模式(俗称引导模式)。需要使用USB数据线连接手机,然后刷入相应的镜像文件。较为常见的镜像大多是 boot.img (内核/引导) , recovery.img (恢复界面,大众喜爱的第三方recovery TWRP 就是此类镜像), system.img (这个一般比较大,里面是安卓系统。常见的第三方ROM就是通过修改它得来的)。
我们这次需要通过给手机刷入 boot.img 来更新手机内核。简单的说,boot.img 包含两部分,分别为 kernel 和 ramdisk 。而其中的 kernel 就包含我们刚才编译出来的内核文件。那么 boot.img 从哪里可以搞的到呢?第一种方法:如果你硬盘里存放的有这款手机的刷机包的话,可以通过解包等操作来获取手机的 boot.img 。不过这种方法显然略显苛刻,那既然 boot.img 是被刷入手机中的,可不可以直接从手机中提取出来呢?答:可以(前提是手机已经 root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种方法,看操作:
(1)找到 boot.img 的“藏身之处”
手机打开开发者模式,勾选允许USB调试,然后通过USB数据线接入电脑。在电脑端启动一个终端,输入如下命令:
adb shell su cd /dev/block/platform/hi_mci.0/by-name ls -l boot
简要解释以下这段命令的意思:首先进入 ADB shell 并获得 su 权限(这也是需要手机已经 root 的原因),然后切换到 /dev/block/platform/hi_mci.0/by-name 这一目录。如果你在手机里面的文件管理器中打开这个目录,会发现里面是一堆类似于Windows系统中的“快捷方式”一类的东西,其实这个在Linux系统中叫做“软链接”(或者叫“符号链接”),不同名字的软链接会指向它们真正的所在的mmcblk(块设备)。比如 以上命令最后一句 ls -l boot 的意思就是显示 boot 分区 所在的mmcblk。如下图,boot 分区存放在“mmcblk0p28” 之中:
(2)将boot.img 提取到手机
找到了 boot 分区的存放位置,我们用 Linux 的 dd 命令将其提取到手机的内部存储空间中:
dd if=/dev/block/mmcblk0p28 of=/sdcard/boot.img
简单解释下:dd 命令的用途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其中 “ if = ” 后面跟着的,是输入文件名,也就是 我们上一步找到的 boot 分区藏身之处,而“ of= ” 后面跟着的,是输出文件名,也就是我们想要的boot.img 。这样,我们就把手机的boot f分区内容提取到了手机的 /sdcard 目录中,你可以在手机的内部存储空间里找到它。
然后再开启一个终端,将boot .img 从手机的/sdcard 目录中复制到电脑上:
adb pull /sdcard/boot.img boot.img
这个命令很简单,不用解释了吧?复制完成后,我们可以在 电脑硬盘中找到 boot.img,如图:
(3) 对 boot.img 进行修改,放入新内核
既然得到了 boot.img ,下一步就是把修改 boot.img 。我们需要先把 boot.img 解包,然后将新内核替换进去,再重新打包,然后刷入手机。这里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叫做 Android Image Kitchen (这一步你也可以在Windows上操作,但我用了Ubuntu,所以要下载这个工具的 Linux 版本,它也有Windows 版本你可以到 这里下载 ,也可以网上搜索)。下载后解压到硬盘,同时为了方便操作,我们把刚才提取的 boot.img 也放到 Android Image Kitchen 所在的目录中。然后再开一个终端,定位到该目录,执行 ./unpackimg.sh 进行解包,如下图:
解包完成后,目录下会多出两个文件夹。其中一个名叫 split_img ,我们要替换的 kernel 就在里面存放着。我们打开这个文件夹,会发现一个叫做 boot.img-zImage 的文件——这个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了!还记得之前我们编译出来的新内核文件吗?我们把新内核文件重命名为 boot.img-zImage ,复制到 split_img 文件夹,替换掉之前这个旧的内核文件。然后执行 ./repackimg.sh 对 boot 镜像进行重新打包,这样会生成一个新的 boot 镜像文件 “image-new.img” ,如下图:
到了这一步,工作基本上就接近尾声了。接下来,我们要是把这个新镜像刷入手机。
(4)通过fastboot刷入新内核
将该手机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记得开USB调试),在刚才的终端内执行以下命令 进入fastboot:
adb reboot bootloader
手机会自动重启到 fastboot 界面。进入fastboot界面以后,在终端内执行以下命令,将 image-new.img 刷入手机的 boot 分区:
su fastboot flash boot image-new.img
一切顺利的话,如下图所示:
此处要声明两个情况:
(1)我的 Ubuntu 的fastboot 需要在 su 权限下运行,也许有的人不需要 su 就可以。另外也可以用 Windows 系统也进行fastboot 。(2)如果出现 FAILED (remote: Command not allowed) 的错误信息,很有可能是没有关闭“手机找回”这一功能所致,需要在手机里面关闭手机找回功能。可以参考 该帖子的2楼回帖 。
刷入完毕后,对手机进行重启:
fastboot reboot
重启完毕后,你亲手编译的新内核就运行在你手机上了。看看新鲜出炉的内核版本:
0×05 真机测试
好了,大功告成。到了我们喜闻乐见的真机测试环节。我们将手机连接电脑,push IDA 的gdb调试器到手机的 /data/local/tmp 目录,启动gdb调试器,开启端口转发,启动IDA Pro ……(具体操作自行查阅用IDA 调试 Android 的方法。)这一章节我用了 Windows 10 系统,安装的是 IDA Pro 7.0:
就以我手机上的 “com.example.root.myapplication” 这个程序来测试吧,记下它的 进程PID 是 13819 ,我们附加上去开始调试……
此时,我们再开一个命令行窗口,进入手机 adb shell ,用如下命令查看PID 13819 的进程状态:
cat /proc/13819/status
在我们对内核修改之前,TracerPid 的值应该是 android_server 的 PID 。而现在,我们仔细观察它的 TracerPid 字段,是不是已经变成 0 了 ?说明我们编译的内核已经正常运行,而且实现了我们想要的对抗反调试的功能。然后你就拥有了一个开启“无敌模式”的手机,某些(通过检测自身状态)带有反调试功能的程序在里面将无法察觉自身的状态,已然完全任你摆布(调试)了——用 IDA 附加上去,开始起飞吧!
【全文完】
*本文作者:张召忠,转载请注明来自FreeBuf.COM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快手、快影 iOS App 反调试
- 突破前端反调试:阻止页面不断 debugger
- 内核必须懂(六): 使用kgdb调试内核
- Linux内核如何替换内核函数并调用原始函数
- Linux内核工程师是怎么步入内核殿堂的?
- Linux内核工程师是怎么步入内核殿堂的?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UNIX网络编程
史蒂文斯、芬纳、鲁道夫 / 杨继张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1 / 98.00元
《UNIX网络编程》(第1卷)(套接口API第3版)第1版和第2版由已故UNIX网络专家W. Richard Stevens博士独自编写。《UNIX网络编程》(第1卷)(套接口API第3版)是3版,由世界著名网络专家Bill Fenner和Andrew M. Rudoff执笔,根据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上一版进行全面修订,增添了IPv6的更新过的信息、SCTP协议和密钥管理套接口的内容,删除了X......一起来看看 《UNIX网络编程》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