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python 自称 "Batteries included"(自带电池, 自备干粮?), 就是因为他提供了很多内置的模块, 使用这些模块无需安装和配置即可使用.本章主要介绍 python 的一些内置常用核心模块这是个有用的容器模块, 提供了许多有用的集合,来弥补通用的内置容器:
python 自称 "Batteries included"(自带电池, 自备干粮?), 就是因为他提供了很多内置的模块, 使用这些模块无需安装和配置即可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 python 的一些内置常用核心模块
Python 常用的核心模块
一、collections模块
这是个有用的容器模块, 提供了许多有用的集合,来弥补通用的内置容器: list, dict, tuple, set
1.1 namedtuple()
namedtuple()
是一个工厂函数, 用来创建一个 tuple
的子类型 namedtuple
.
我们以前的 tuple
只能通过下标去访问, namedtuple
访问元素的时候可以使用类似属性的东西去访问.
基本使用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 参数1: 要创建的 tuple 的类型的名字 参数2:新类型拥有的属性列表 # 返回的是个类, 这个类的类名就是 Point(参数1确定的) , 拥有两个属性 x, y # 变量 Point 只是表示我们又重新定义了变量指向了返回的那个类而已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rint(Point) print(issubclass(Point, tuple)) # 确实是 tuple 的子类 # 使用返回的类型创建一个对象, 这个对象就表示一个平面中的点 p1 = Point(x=10, y=20) print(p1.x) print(p1.y)
说明:
namedtuple tuple Circle = namedtuple('Circle', ['x', 'y', 'r'])
继承自 tuple
由于 namedtuple
返回的类继承自 tuple
, 所以 tuple
的属性和方法在这里都可以使用.
比如用下标去访问, 用 for
去迭代等等.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1 = Point(x=10, y=20) print(p1[0]) print(p1[1]) for i in p1: print(i)
3 个新增方法和 2 个新增属性
类方法: _make(序列或迭代器)
从已知的序列或迭代器中创建一个实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nums = [20, 100] p1 = Point._make(nums) print(p1) p2 = Point._make(range(10, 12)) print(p2)
实例方法: _asdict()
返回一个列表(从3.1f开始是一个 OrderedDic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1 = Point(10, 20) d = p1._asdict() print(d)
实例方法: _replace(关键字参数)
更改某个属性的值, 由于 namedtuple
是不可变的, 所以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namedtuple
实例对象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1 = Point(10, 20) p2 = p1._replace(y=100) print(p2)
类属性: _source
返回创建的类的源码
类属性: _fields
返回创建类的所有属性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print(Point._fields)
1.2 类:deque
deque
是一个双向队列.
发音: deck 是 "double-ended queue" 的简写
deque
线程安全, 内存高效, 支持在两端添加和删除元素.
相对 list
主要体现在添加和删除效率比较高.
创建 deque
对象
deque([iterable[, maxlen]])
两个参数都是可选
参数1: 可迭代对象, 会把里面的数据初始近双端队列中
参数2: 双端队列允许的最大长度. 如果元素个数超出了这个只, 则只保留后面添加的.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 = deque(range(10)) print(d)
方法和属性
append(x)
队列的右边添加元素.
注意:对队列来说, 左边指队首, 右边指队尾
appendleft(x)
在队列的左边添加元素
clear()
情况队列中的所有元素, 然后长度成为 0
copy()
浅复制队列中的元素 (3.5新增)
count(x)
统计指定的元素 x
在队里中出现的次数
extend(iterable)
向右扩展队列
extendleft(iterable)
向左扩展队列
index(x)
查找 x
在队里中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如果没有找到, 则抛出异常
insert(i, x)
把 x
插入到下标为 i
的位置
pop()
删除并返回最右边的元素
popleft
删除并返回最左边的元素
remove(x)
删除队列中第一个 x
reverse()
翻转队列中的元素
只读属性: maxlen
创建队列的时候设定的允许的元素的最大个数
1.3 类:Counter
Counter
用来统计集合中元素出现的次数 .
Counter
是 dict
的子类, 每个键值对都表示元素和元素出现的次数.
创建 Counter
对象
Counter([iterable-or-mapping])
参数:需要统计的迭代类型或mapping 类型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通过可迭代类型创建一个 Counter c1 = Counter("abcabc3344efg") print(c1) # 通过 dict 创建一个 Counter c2 = Counter({"a": 3, "b": 4}) # 表示 a 出现了3次 print(c2) # 通过关键字创建一个 Counter c3 = Counter(cats=4, dogs=8) # 表示 cats 出现了4次 print(c3)
有用的几个方法
elements()
根据统计结果, 返回一个包含所有元素的可迭代类型的对象
most_common(n)
返回出现次数最多的前 n
个元素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c1 = Counter("abcabc3344efg") print(sorted(c1.elements())) # 所有的元素 print(c1.most_common(2)) c2 = Counter({"a": 3, "b": 4}) print(sorted(c2.elements())) print(c2.most_common(2)) c3 = Counter(cats=4, dogs=8) print(sorted(c3.elements())) print(c3.most_common(1))
1.4 类:defaultdict
在以前我们使用 dict
的时候, 如果访问不存在的 key
时会抛出异常. 使用 defaultdict
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defaultdict(函数)
说明:
- 如果访问的
key
不存在, 则会调用传递的函数, 把函数作为value
- 其余的使用和
dict
一样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 = defaultdict(lambda: "默认值") d["b"] = "bbb" # key 不存在, 则调用函数, 把函数返回值作为值. 并把键值对存入到 defaultdict中 print(d["a"]) print(d["b"]) print(d)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s = [('yellow', 1), ('blue', 2), ('yellow', 3), ('blue', 4), ('red', 1)] d = defaultdict(list) for k, v in s: d[k].append(v) print(sorted(d.item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 统计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 s = "abcdabAbc" d = defaultdict(int) for k in s: d[k] += 1 print(sorted(d.items()))
1.5 类:OrderedDict
dict
的键值对是无序的.
ordereddict
是可以记录键值对的插入顺序的 dic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od = OrderedDict() od["a"] = 10 od["c"] = 20 od["b"] = 40 for k, v in od.items(): print(k + " : " + str(v))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Webpack 核心模块 tapable 解析
- 针对银行木马BokBot核心模块的深入分析
- 解读Node核心模块Stream系列一(Readable)
- LollipopGo框架-斗兽棋游戏开发基本核心模块
- 深入理解Webpack核心模块Tapable钩子[同步版]
- cnpm 核心模块 npminstall 升级到 async 总结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超级连接者:破解新互联时代的成功密码
伊桑•祖克曼(ETHAN ZUCKERMAN) / 林玮、张晨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8-8-1 / CNY 72.90
●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某些事件,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着眼当下,看清彼此之间的联系,而非凭空幻想未来世界联系之紧密。数字世界主义要求我们承担起责任,让隐藏的联系变成现实。 ●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局限的、不完整的、带有偏见的。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从这个广阔的世界所获取的信息,我们需要做出结构性的改变。 ● 建立联系是一种新的力量。无论是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个......一起来看看 《超级连接者:破解新互联时代的成功密码》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