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整体架构一览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内容简介:MySQL 在整体架构上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其中 Server 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和内置函数都在这层实现。数据引擎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如 InnoDB、MyISAM、Memory 等引擎。在客户端连接到 Server 层后,Server 会调用数据引擎提供的接口,进行数据的变更。负责和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用户权限以及维持和管理连接。

MySQL 在整体架构上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其中 Server 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和内置函数都在这层实现。数据引擎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如 InnoDB、MyISAM、Memory 等引擎。在客户端连接到 Server 层后,Server 会调用数据引擎提供的接口,进行数据的变更。

MySQL 整体架构一览

连接器

负责和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用户权限以及维持和管理连接。

通过 show processlist; 来查询连接的状态。在用户建立连接后,即使管理员改变连接用户的权限,也不会影响到已连接的用户。默认连接时长为 8 小时,超过时间后将会被断开。

简单说下长连接:

优势:在连接时间内,客户端一直使用同一连接,避免多次连接的资源消耗。

劣势:在 MySQL 执行时,使用的内存被连接对象管理,由于长时间没有被释放,会导致系统内存溢出,被系统kill. 所以需要定期断开长连接,或执行大查询后,断开连接。MySQL 5.7 后,可以通过 mysql_rest_connection 初始化连接资源,不需要重连或者做权限验证。

查询缓存

当接受到查询请求时,会现在查询缓存中查询(key/value保存),是否执行过。没有的话,再走正常的执行流程。

但在实际情况下,查询缓存一般没有必要设置。因为在查询涉及到的表被更新时,缓存就会被清空。所以适用于静态表。在 MySQL8.0 后,查询缓存被废除。

分析器

词法分析:

如识别 select,表名,列名,判断其是否存在等。

语法分析:

判断语句是否符合 MySQL 语法。

优化器

确定索引的使用,join 表的连接顺序等,选择最优化的方案。

执行器

在具体执行语句前,会先进行权限的检查,通过后使用数据引擎提供的接口,进行查询。如果设置了慢查询,会在对应日志中看到 rows_examined 来表示扫描的行数。在一些场景下(索引),执行器调用一次,但在数据引擎中扫描了多行,所以 引擎扫描的行数和 rows_examined 并不完全相同。

不预先检查权限的原因:如像触发器等情况,需要在执行器阶段才能确定权限,在优化器阶段无法验证。

MySQL 日志模块

如前面所说,MySQL 整体分为 Server 层和数据引擎层,而每层也对应了自己的日志文件。如果选用的是 InnoDB 引擎,对应的是 redo log 文件。Server 层则对应了 binlog 文件。至于为什么存在了两种日志系统,咱们往下看。

redo log

redo log 是 InnoDB 特有日志,为什么要引入 redo log 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MySQL 为了保证持久性是需要把数据写入磁盘文件的。我们知道,在写入磁盘时,会进行文件的 IO,查找操作,如果每次更新操作都这样的话,整体的效率就会特别低,根本没法使用。

既然直接写入磁盘不行,解决方法就是先写进内存,在系统空闲时再更新到磁盘就可以了。但光更新内存不行,假如系统出现异常宕机和重启,内存中没有被写入磁盘的数据就会被丢掉,数据的一致性就出现问题了。这时 redo log 就发挥了作用,在更新操作发生时,InnoDb 会先写入 redo log 日志(记录了数据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然后更新内存,最后在适当的时间再写入磁盘。 先写日志,在写磁盘的操作,就是常说到的 WAL (Write-Ahead- Logging)技术。

redo log 的出现,除了在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还保证了 MySQL 具有了 crash-safe 的能力,在发生异常情况下,不会丢失数据。

在具体实现上 redo log 的大小是固定的,可配置一组为 4 个文件,每个文件 1GB,更新时对四个文件进行循环写入。

MySQL 整体架构一览

write pos 记录当前写入的位置,写完就后移,当第写入第 4 个文件的末尾时,从第 0 号位置重新写入。

check point 表示当前可以擦除的位置,当数据更新到磁盘时,check point 就向后移动。

write pos 和 check point 之间的位置,就是可以记录更新操作的空间。当 write pos 追上 check point ,不在能执行新的操作,先让 check point 去写入一些数据。

可以将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设置成 1,开启 redo log 持久化的能力。

binlog

binlog 则是 Server 层的日志,主要用于归档,在备份,主备同步,恢复数据时发挥作用,常见的日志格式有 row , mixed , statement 三种。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见Binlog 恢复日志这篇。

可以通过 sync_binlog =1 开启 binlog 写入磁盘。

这里对 binlog 和 redo 进行下区分:

  1. 所有者不同,binlog 是 Server 层,所有引擎都可使用。redo log 是 InnoDB 特有的。
  2. 类型不同,binlog 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语句的原始逻辑(比 statement)。redo log 是物理日志,记录某个数据页被做了怎样的修改。
  3. 数据写入的方式不同,binog 日志会一直追加,而 redo log 是循环写入。
  4. 功能不同,binlog 用于归档,而 redo log 用于保证 crash-safe.

两阶段提交

一条更新语句,在 InnoDB 引擎下的更新过程如下。在更新内存后,将写入 redolog 和写入 binlog 放在一起成为一个事务最后一起写入 redo log 和 binlog 的过程就是常说的两阶段提交。用于保证当有意外情况发生时,数据的一致性。

MySQL 整体架构一览

这里假设下,如果不采用两阶段提交会发生什么?

  1. 先写 redo log 后写 binlog. 假设在写入 redo log 后,MySQL 发生异常重启,此时 binlog 没有写入。在重启后,由于 redolog 已经写入,此时数据库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时,如果想要拿 binlog 进行备份或恢复,发现会少了最后一条的更新逻辑,导致数据不一致。
  2. 先写 binlog 和 redo log. binlog 写入后,MySQL 异常重启,redo log 没有写入。此时重启后,发现 redo log 没有成功写入,任务这个事务无效,而此时 binlog 却多了一条更新语句,拿去恢复后自然数据也是不一致的。

再分析下两阶段提交的过程:

  1. 在写 redo log prepare阶段奔溃,重启后,发现 redo log 没写入,发现此次事务。
  2. 如果在写 binlog 时奔溃,重启后,发现 binlog 未被写入,回滚操作
  3. 如果在写入 redo log 和 binlog 后崩溃,重启后,发现没提交,则进行 commit.

小节

在文章开始部分,说明了 MySQL 的整体架构分为 Server 层和引擎层,并简要说明了一条语句的执行过程。接着 MySQL 在 5.5 后选用 InnoDB 作为默认的引擎,就是因为比原生的 MyISAM 多了事务以及 crash-safe 的能力。

而 crash-safe 就是由 redo log 实现的。与 redo log 类似的日志文件还有 binlog,是 Server 引擎的日志,用于归档和备份数据。

最后提到了,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将 redo log 和 binlog 放入相同的事务中,也就是常提到的两阶段提交操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jQuery实战

jQuery实战

Bear Bibeault、Yehuda Katz / 陈宁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9.1 / 49.00元

《jQuery实战》全面介绍jQuery知识,展示如何遍历HTML文档、处理事件、执行动画以及给网页添加Ajax。书中紧紧地围绕“用实际的示例来解释每一个新概念”这一宗旨,生动描述了jQuery如何与其他工具和框架交互以及如何生成jQuery插件。jQuery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JavaScript/Ajax库之一,能用最少的代码实现最多的功能。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jQuery......一起来看看 《jQuery实战》 这本书的介绍吧!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互转工具